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

时间:2025-05-14  分类:总结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希望你喜欢。

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篇1】

简单说来,古诗鉴赏题只需做到两点:一是读懂,二是会答。

一、读懂包括三点:“读”“译”“悟”

首先说“读”,“读”就是通过多读古诗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是古诗鉴赏很关键的一步。一些学生不愿意在多读诗上花时间,只喜欢做题,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提高古诗鉴赏的分数。尤其是教师讲了几种答题模式之后,更是把多做题作为自己提升古诗鉴赏题分数的唯一途径。这种做法,有点急功近利,效果不一定好。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读是鉴赏古诗的基础,不多读就不会有太多的古诗知识积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像练武之人,不是说学了三拳两脚就认为自己有了武术功底,就可以与人比武,而是应该练好武术的基本功。磨刀不误砍柴工,多读、读懂是鉴赏古诗的前提。

其次说“译”,“译”就是翻译诗句。翻译并不是文言文的专利,鉴赏古诗同样需要翻译诗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帮助学生准确地解读全诗。下面以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为例来说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四句诗的译文大致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通过翻译诗句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仅是写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且还写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并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如果在古诗鉴赏复习的前期阶段,能经常做到对全诗进行直译,然后和正确的译文相比较,找出自己翻译的不足,学会就会很快地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再说“悟”,“悟”就是悟内容,悟情感。诗歌言简意丰,需要读者去用心体悟。有了多读、翻译的基础,再结合作者、题目、注释、意象、典故等来悟内容,悟情感,就很容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与情感。下面以杜甫的《江汉》为例来说明:“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和情感,只要抓住诗中“落日”“秋风”“老马”等几个主要意象,就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积极用世的精神,抒发了老当益壮的情怀。

二、会答就是要规范答题

在这里重点强调两点:一是分点答题,切忌一锅粥;二是按步骤答题。一些学生明白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可在答题时由于组织混乱,造成失分,所以在做题中规范答题非常重要。每一种问法都有它的答题步骤,按照步骤答题方是得分之道。例如,2013年广东古诗词鉴赏题宋代张炎的《鹧鸪天》的第一问:“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回答时就要先找到上片的写景内容,然后思考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很显然,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在外,看到雨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

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篇2】

宿迁青华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草案)

古诗鉴赏篇

一、考纲表述: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① 鉴赏诗歌的形象。

② 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③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④ 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二、目标思路:

重积累多见识、巧指导常练习

三、复习内容:

1. 按考试说明逐点复习

2. 补充诗歌鉴赏常识(穿插于上1间)

四、复习重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五、复习时长:

一个月左右

六、目标思路细化:

1. 重积累多见识:

(1)特殊意象

(2)文化常识

(3)与古诗鉴赏相关的其他内容

2. 巧指导常练习:

(1)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2)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等)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

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篇3】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过程与方法: 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 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4.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媒体: 在多媒体课件上结合白板功能的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宋代婉约派的女词人,也是老师喜欢的一位词人,他被成为“一代才女”,她就是李清照,下面我们来赏读他早期的作品《如梦令》,看这首词中,表达了词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九百年前的这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学习她后期的另一首作品《武陵春》

二、读愁

1、自由朗读这首词,大概了解词的内容,读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愁——板书)

2、为什么作者前后期的作品有如此大的感受?(介入背景)

3、强调字音 : 舴艋 、载 、拟

4、强调语速、语调和节奏

5、全班带有感情的齐读

6、听读,在听读的同时,试着理解这首词。

三、解愁

1、结合词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自由赏析,老师适当引导

四、赏愁

1、听说双溪的春景不错,可是作者去了吗?(没有)为什么?

明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3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教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