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语文教材教案

时间:2025-05-14  分类:总结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为下一步阅读打基础。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诗节。指名朗读,由“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引发学生想象人病了会有什么感受?(生病身体上非常痛苦,心情也不好)“只好”体现出什么?(体现出小朋友的无奈,不得不躺在床上)。这么无聊的时候是谁帮助他排除寂寞呢?对,是一件件玩具。学习“件”字。件是一个量词,可以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它;一人牵一牛。体会“一件”和“一件件”的不同。一件件表现数量多。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一次次、一条条等。学习“具”,注意里面是三横,用“玩具”说一句话。 再读这个诗节,指导朗读,重读“只好”、“一件件”、“都”、“一天”。

2.这一天我都干了些什么呢?学习第二、三诗节。 指读第2诗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在干什么?看着铅制的兵丁在被褥铺成的山林行军。学习“兵、丁”,首先了解什么叫兵丁,就是士兵的意思。兵和具的部首都是八,可以与丘、乒乓区别。学习“军、穿”,注意区分宝盖儿和秃宝盖儿。注意车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同学们,你们见过战士们操练吗?说一说是怎么样的。士兵的操练的很有趣的,作者也很喜欢,你知道从哪些词中体现出来的吗?对了,“足足一个钟头”体现了作者对这个游戏的喜爱。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指读这一诗节。男 、女生竞赛读。 我还做了哪些游戏呢?指读第三诗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让我的舰队在床单的海洋上破浪行驶;把树木和房屋搬开,在床上筑起一座座城市。”“舰队”是什么意思?学习“队”。舰队本来在哪里航行?现在呢?没有水怎么说是破浪行驶呢?原来在被单上行驶并不容易。从第二句我们能看出来作者不仅筑了一座座城市,还建造了乡村的景色,你找到了吗?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做了什么游戏?这些游戏都让小作者非常喜爱,谁能读出这种快乐的心情?

3.学习第四诗节。

齐读第四诗节。

“我是个神奇的小精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里说的山上、山谷、平原指的是什么?(是作者用被褥和枕头铺设成的。)学习“谷”。“凝视”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表示看的意思的词吗?和凝视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词体现出作者的喜爱?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玩的快乐。

三、练习

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2.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会说话的日用品。

四、总结

学习完本课,你想起了自己生病时的往事吗?你也有过这样独自娱乐的时候吗?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给我们展现了儿童快乐的天地,即使在病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这首小诗,体会快乐的童年。

五、作业

模仿课文的写法,将你儿时的快乐写下来,积累到作文本上。

六、板书

优秀的语文教材教案篇11

怎么想到要说这个“中国写作学会”呢﹖乃因数月前,我的侄女感于在公司工作不善撰写报告公函之苦,请我为她推荐一本应用文教材用以自学。于是我到书店找书,发现这一类书出得还不少,但我一眼便看中了一本《现代应用文》。因为此书的封底赫然印着:“本书荣获中国写作学会第二届优秀图书一等奖”。再看,该书由国内名牌大学出版社出版,二年前即已印行过五次,达数万册之多。该书封面上又大字标注:“中国大陆、台港澳高校通用教材”。《后记》中说:“参加本书编写和审定的学者专家,都是知名学者,大忙人,书中集中了他们的智慧,反映了他们的见解和写作功力。”《编撰说明》中还列出了参加编写和审稿的大陆与港台十二所有名的大学并十几位编委和编撰者,而该书顾问中还有全国人大和政协的领导人。为侄女挑了这样一本一等优秀通用教材,我的心中别提有多得意了。

不料,随后在侄女自学中不时地提问和我的“辅导”、“解惑”中,发现问题甚多,令我十分难堪,甚至悲愤不已、哭笑不得

举例说,书中第4页引了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句名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然后说:“这里的‘文章’决不是指现代意义的小说和娱乐作品,而是泛指应用性文章。因为只有公务文书与经典著作,才堪为‘经国之大业’。”侄女问:魏文帝时,自然不可能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和娱乐作品”,那么教材这样说岂不成多余的废话?我只能勉强解释:教材的意思是这里的“文章”也不包括诗、赋及抒情状物类散文等文学作品。但又想想似乎也不对,果然,书中仅相隔60页,在64页再次引了曹丕这句话,却又说:“曹丕这里所谓的‘文章’,是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八体’,……而把诗、赋等文学作品列于文章末端。”显然这里说的才对,却狠狠地打了我自己一记耳光,害得我在侄女面前也脸红了。

再如,书中第5页写道:“应用文在我国已存在3500多年了。”相隔仅五十多页,第58页却又说:行政公文的启端“应在距今4500~4200年间,或者更早一些”。两种说法竟相差了一千年之多

书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例文、例句。照理说,作为写作教材的例文,除非是习题中供改错的文字,都应该是范文;然而,书中的例句、例文,荒唐不通的很多,甚至还超过了书中的纠错习题。例如,书中第128页的常用贺词一览的“生育·生女”一栏,写着“弄瓦征祥”。侄女来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当然知道封建时代“弄璋”、“弄瓦”的说法。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就曾揭露和批判过这种严重重男轻女的做法:生个儿子,便当作宝贝,放在床上,给他穿上好衣裳,手里拿块玉璋玩玩;生个女儿,便只能丢在地上,给她一片瓦纺砖?弄弄。《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这般轻视女性的词语,叫我如何向侄女解释﹖时代已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的“大陆、台港澳高校通用教材”,竟然还出现如此陈腐的“贺词”

侄女又问我,第219页上有“订购的1450公顷大米”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指1450公顷土地上生产的大米﹖我想想,不通啊。好在这篇“例文”是有中英文对照的,于是我才确认这个“顷”字是“顿”字之误应写作“吨”。

又一次,侄女问我第91页“例文”中“替代别人打工咭、办工时间内藏匿睡觉”诸语。“办公”写成“办工”,她也能看得“懂”;可“打工咭”又是什么意思呢?查词典也闹不清。我忽然“灵机一动”,查了《当代港台用语辞典》,方知这个“咭”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卡”刚猜出这个字谜,侄女又翻到第204页等处多次出现的“唛头”,这可连《当代港台用语辞典》中也没有。而且,在权威的汉语字典中连“唛”这个字也没有。这可如何猜呢还好在书中其他地方括弧中标了个洋名Marks,原来就是我们说的“标志”这样的“通用”教材,真的领教了

再有,第311页讲广告词,有所谓“对话提辩体”,并说:“对话与提辩都是一种语言描写。”这个“提辩”是什么?书中并无解释。不用说我侄女不懂,我也至今未晓,连翻遍《汉语大辞典》、《辞海》、《辞源》也找不到这个“词”

例文、例句中的错别字也还可举出多多,如第52页“以眙〔昭〕信誉”,第100页“拟〔似?〕难同意”,第101页“实业〔力〕雄厚”,第117页“柳洲〔州〕”、“进土〔士〕”,第128页“含饱〔饴〕快弄”等等。还有大量怪语和病句,如第122页“继投战斗”;“气挺人间”;“树人民之浩气”;第124页“社团作为行政当局与居民之间联系的分子,成功地而亦应这样地参与解决居民的问题”;“本人向贵会的领导人和会员们致贺,并公开表达本地区行政当局对贵会所担任的角色表示欣赏”;第133页“同窗之谊,时深梦寐”等等。这些妙句如果放到“文章病院”中还差不多,如今却都是本书的范文例句

最后,我索性再举几个有趣的例子。唉,如今相声小品不逗笑,看看这些,也许还可权当听一回相声呢。

男女不分 书中第230页写道:“保存着我国古代最早的契约内容的是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文中叙述了他买下一个具有反抗精神、不听主子使唤的女奴叫便了的经过,其中券文云:‘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资中男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买亡夫时户下髯奴便了,决贾价万五千。奴当作百役,不得有二言。’”停在“髯奴便了”处就该叫停了“髯”,是什么意思﹖胡须也那么,家奴便了此人怎么会是女的呢。

古今不分 书中第115页至118页讲的是“祭悼文”中的“祭文”和“墓碑文”,所示的“例文”分别为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和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此外也就没有其他例文。这两篇东西当然是名文;但是,这两篇都是古文,这两位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大哥大,距今已有千年之久的古人啊本书可是名为《现代应用文》,编著者、出版者连“现代”二字的意思也忘了吗?

党政不分 书中第104页至105页是“草拟公文练习”,一上来说的是“1983年8月6日云南省委办公厅发出通报,严厉批评原省农垦总局积压教育部、农牧渔业部《关于1983年全国高、中等农业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使其变成一张废纸。”在介绍了事情经过之后,书中又要求“根据上述文字材料代某省政府办公厅起草一份批评性文件”。且不说前面已明确说明是云南省,后面为何又改成“某省”;更奇怪的是,前面说的是“省委办公厅”,后面却变成“省政府办公厅”了按照常识来说,这样的事也应该是政府部门管,可见本书的编写者是连这点常识也没有的。

优秀的语文教材教案篇12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用“网”组词,引出主题“国际互联网”,欣赏图片,将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哪些问题(出示):

预设:(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2)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3)国际互联网有哪些用途?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探究这些问题。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

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朗读

过渡: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师: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师: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师:“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2.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四、教师小结

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介绍了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纵横交错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构造神奇

极大方便

优秀的语文教材教案篇13

1、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些什么?(关系到他们生死存亡的是烛光)

3、你不知道的是什么?

(烛光关系到谁的生死存亡了?为什么烛光会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死亡?最后他们的命运怎样了?……)

4、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 6/10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优秀的语文教材教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优秀的语文教材教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