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⑧如今,我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到厨房为我亲手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⑨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她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以后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她依然为我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⑩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我想起母亲。
(选自肖复兴《我的父亲母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画线句对母亲看苦瓜的神态描写,表明母亲以子女的快乐为快乐。
B.文章记述了“我”吃苦瓜的三个阶段,我对“母亲”的情感逐步加深。
C.文章大量篇幅描写苦瓜,赞美像苦瓜一样外形和内在品质兼美的做人之道。
D.文章以苦瓜为线索,将浓烈的情感寓于平淡的语言中,言有尽而意无穷。11.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苦瓜”无关,可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3分)
12.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6分)
(1)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赏析句子)
(2)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赏析加点词)
13.仿照示例,对文章第⑧段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设计及理由:这句话中“一直”可以重读,表明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整个句子的感情基调是悲痛的、愧疚的。
第⑧段:如今,我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到厨房为我亲手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设计及理由:
14.同样写母爱,本文结尾与下面的链接材料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往事依依(节选)
于漪
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时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
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
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
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
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回忆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看图画、听讲课、铭教诲等经历。
B.文段开篇对比手法,凸显往事在作者心中萦绕于怀,十分留念。
C.作者幼时读《水浒传》和长大读《水浒传》的感受是一脉相承的。
D.文章最后一段用“金色”形容回忆,写出了回忆的意义非凡。
16.联系全文,分析标题“往事依依”的作用。(4分)
17.于漪老师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图画对于培养形象思维的重要性。右边这张图片,你觉得适合作为国文老师讲课的配图吗?请说明你的理由。(5分)
(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
看完2024年3·15晚会,又一批食品安全暴雷了!
1.淀粉肠里没淀粉。街边随处可见的淀粉肠,大部分居然是不好的鸡肉和骨泥做成的,而这种骨泥,很多都是用来做宠物食品的。
2.梅菜扣肉里有淋巴肉。预制菜本来就是争议话题了,现在又暴雷了做梅菜扣肉预制菜的猪肉,居然选用劣质的槽头肉,处理好的肉上面淋巴、腺体都依然肉眼可见。
3.古茗。频繁更改食材有效期标签,过期食材继续使用,过期食材与未过期食材混用。
4.茶百道。茶百道频繁更改食品有效期标签,超过有效期继续使用。
(摘编自2024 年3 月 17 日“快资讯”)
【材料二】
涉及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涉及的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处罚力度,从而导致企业不择手段地违法违规。此外,监管部门的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也存在问题,有些监管人员存在漠视职责、行政执法不公等情况,从而导致监管不力。
由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一些不良企业、不良商家可以通过暴力威胁、利益交换、关系保护等方式逃避惩罚。这些企业和商家得到的是一种“包庇”的保护,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维权成本高、难度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完善,导致消费者维权无门。这也使得不良企业和商家可以逃避惩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摘编自2023年3月15 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下边是某同学买的火腿肠包装上的部分说明。
品名:__火腿肠 配料:精肉、大豆蛋白、鸡蛋、淀粉、白砂糖、食盐、食用香精、磷酸盐、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净含量:150g 产品标准号:GB2746 生产日期:2023.02.22 保质期:25℃以下6个月 储存指南:避免日晒,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生产厂家:__食品有限公司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6400050111____ |
要点——识别食品标签。食品标签必须标示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净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班级开展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相关任务。
任务一:辨析材料
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原料的不合格与过期使用这两个方面。
B.一些食品企业为追求暴利,不顾消费者安全,生产和销售有问题的食品。
C.食品生产技术复杂,难以监管,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D.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民生问题,需要各部门协同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秋季初一年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卷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秋季初一年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卷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