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安全预案

时间:2024-10-05  分类:总结

三、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保持镇静、沉着应对。

2、就地抢救原则。

3、报警、求援原则。

4、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

活动安全预案范文5

1.1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全面宣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府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市区体育发展“五”规划》的要求,制定《区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区委、区府领导下,形成由区体育局的责任主管,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和强化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以下简称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强化对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有力、统一指挥、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处置体系。为实现经济综合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稳定、和谐、优越的外部条件。

1.2工作原则

1.2.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及强身健体的需求。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及经济稳定发展,作为处置体育活动突发性事件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纳入开展全民健身,发展竞技体育的长效管理工作中去。

1.2.2预防为主的原则

把预防体育活动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作为确保城镇安全、社会稳定,开展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把体育活动的突发性事件的防范融合在“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之中。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对体育活动突发性事故、事件防范意义的认识及其发生、发展的应急处置能力。

1.2.3分级管理的原则

建立健全全区分类管理、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体育活动应急管理机制。在区委、区府领导下,区体育局为责任主体,形成由各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应急管理工作格局。除突发全区性特大体育活动事故、事件外,一般及区域性的体育赛事及群体活动突发性事件由所在地政府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区体育局和相关单位应各司职责,分工负责,紧急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强化体育活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应对体育活动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为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编制依据

1.3.1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的决定》等。

1.3.2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市游泳场所开放服务规定》等。

1.3.3规范性文件:《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区体育发展“五”规划》等。

1.4总体情况

1.4.1基本概况

目前,全区除现有一个老公共体育场及体育馆外,新建的体育中心(含一个体育馆主馆、两个副馆,以及室内外游泳池)已使用。其中体育馆能容纳3500多名观众。设施设备具有举办大型赛事及文体活动的能力。

全区14个镇及4个工业、农业、旅游园区已建社区公共体育场、体质监测站、健身苑点270多个,安装各种健身器材4500多件,为全区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些中外企业为发展体育休闲娱乐业在宾馆等部分地区,建设了高尔夫球场、卡丁车赛车场、射击场、游泳池等设施。

随着临港新城的城用的启动,新的体育设施定会不断增加。将会拓展承办国际、国内大赛的能力。

全区14个镇、4个园区现有常住人口95万。其中户籍人口71万,流动人口24万人。关心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参与全民健身,已成为全区人民追求的目标。为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打下了基础。

1.4.2功能定位

将依托浦东国际航空港和洋山深水港发展成为新兴的港口城市,成为建成亚洲一流的体育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4.3发展目标

“五”期间,将初步形成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雏形。凸现港口经济特色海港新城的框架。形成融体育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体育产业,推进“人人运动”计划实施。实现为建设和谐服务的目标,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共同发展。

1.4.4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现状、特征和趋势

1.4.4.1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现状

根据分析研究,对地区可能造成影响的体育活动突发事件有:

赛场滋事、运动伤害、赛场设备故障、健身器材伤人、业余训练事故、泳客溺水、即开式体彩销售事故等(见下表)。

1.4.4.2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特征

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由于发生在一定区域内,基本是单一的危害并不大,但有时也会相互影响和作用。其产生的副作用及影响不可低估。各类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是:

1.复杂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比较规范程序化。管理人员、管理对象如对发生事故认识不足,工作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不高都可成为诱发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原因。

2.人为性。因体育活动组织者及被组织者都是人。人与人之间如不相互谅解,不依法办事,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人为因素是引起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显著特征。

3.多样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是由于管理者管理不当,二是由于体育项目多样,场地设施不同,管理要求也不同。三是参与对象广泛,使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很多。但不管怎样,组织赛事及体育活动都应把人的安全放在首位。

1.4.4.3本区体育突发事件趋势

随着依托两港发展,临港新城的启用,体育设施不断发展,承办国内外赛事的机遇将会逐步增多。今后常住人口将从95万上升到140多万,各种体育社团组织将会不断健全。以体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发展将会进一步推进“人人运动”计划实施,把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体育活动突发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因此,赛场滋事、运动伤害、训练事故、健身器材伤人、设施设备故障等体育活动引发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趋势将会上升。一旦发生,就会对社会稳定,家庭幸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发生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可能性作充分认识,防范在前。

1.5体育活动突发事件是公共事件组成部分

体育活动突发事件是公共事件的组成部分,按照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分类的方法,体育活动突发事件一般由于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引发,属于事故灾害。也有的可能直接上升为,转化为社会安全事件。

同时应当看到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必须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1.6本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本区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预案之一,其范围适用于本区内。

由区体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及时修订并报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审定、备案。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体系

2.1.1组织领导

按照区委区府的部署,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区体育局党组统一领导,区体育局是本区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

2.1.2领导机构

在区体育局党组的领导下,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研究确定全区应对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2)审定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开展一般、较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重大、特大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

(4)当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业超出区体育局处置能力时,依程序请求区应急委支援。

(5)部署总结年度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1.3办事机构

设立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局应急办。设在区体育局办公,作为区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局应急办主任由分管局长兼任,并对外公布值班电话。


-->> 3/9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活动安全预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活动安全预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