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工作个人总结

时间:2024-09-23  分类:总结

三级质控组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二级质控组织---医院各职能部门,具体为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病案室、临床药学、门诊办、输血科。

一级质控组织---门诊、急诊、临床科室、医技等各基层部门。

(二)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

三级质控组织,即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全院质量与安全工作,把握全院质控方向,布置全院质控任务,指导二级质控组织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医务处协调完成。二级质控组织,即医院各职能部门,具体为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病案室、临床药学、门诊办、输血科,参与医院整体质量与安全工作,负责组织本部门范畴内的质量与安全工作,指导一级质控组织深入开展质控工作。

一级质控小组,即临床科室质控小组负责完成,其职责是在“医院质量与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在二级质控组织指导下,开展科室内部质控工作,不断推进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疗工作良好运营。

二、质控类型

(一)按照质控对象:分为系统质控、板块质控、专项质控,现场质控;

1、系统质控:对系统性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质控,如患者住院系统流程情况、手术管理系统情况、一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静脉营养药物规范、输血问题管控等等。

2、板块质控:医院某一版块的全面问题进行质控,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等等。

3、专项质控:对于某项重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质控工作。如医疗纠纷、特发事件等等。

4、现场质控:

(二)按照质控层级和涉及范围:分为一级质控、二级质控、三级质控;

(三)按照质控时间:分为临时质控、阶段性质控、长期质控;

1、临时质控:短时间、临时性的专项质控,如突发事件的医疗质控调查分析等。

2、阶段性质控:某一规定的时间段内,对某一问题进行质控调查,查找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法,指导纠正,督导跟踪,巩固成效。

3、长期质控:对某一系统性工作,长期跟踪质控,如病历质控、各类用药管理、感染监控等等。

三、质控方法

分析,调研,总结反馈,不断调整思路,感动式管理?

四、质控步骤

前期,分析调研,质控时机?问题为导向,抓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有代表性的问题,确立质控目标,设计质控阶段性步骤和方法

中期,实施

(1)要由临床科室和质控组织共同完成,需要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2)引导方向,推进过程,总结结果,形成制度,固化成绩,定期回访,持续改进后期,指导开展一级质控组织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由抵触到配合,由无意识工作,变有意识自主提高医疗质量。

(3)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工作步骤。讨论,分析,制定策略,逐步改进,PDCA。

(4)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质控目标,提升医疗质量。

(5)受限于一定的资源;受限于一定时间;有限的'时间空间内,积极有效的开展质控工作,力争达到最佳效果。

(6)以数据说话,评估质控效果,改进质控方法。

五、质控指标:

(1)一次性指标

部分指标,通过质控工作一次性达到要求。

(2)独特性

每个临床科室都具备自身的独特性,其自身特性不同,决定了质控目标的独特性,且时间、地点的不同,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不同,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的时候,还会有所变化。

(3)质控目标的确定性

质控前必需确定的明确目标:

(a)时间性目标,如在20__年一季度解决某临床科室联合用药的问题等;

(b)成果性目标,如20__年控制全院药占比,合理下降3个百分点;

(c)约束性目标,如某临床科室药占比控制在60%以下;

(d)确定第一目标,必须满足目标和尽量满足的目标。

(4)质控的整体性

临床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联的,构成一个整体,医疗质控同样如此,考虑质控工作的整体协调性,重视质控工作的辐射影响力。如骨科五病区质控后,骨科四病区临床行为自觉进行规范和修正。

(5)质控的临时性和开放性

输血科工作个人总结(篇6)

一、医疗质控信息

1、年初制定了医疗质控计划与目标,并下发到各科室。

2、重新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科室质控小组人员。

3、2月12日在十二楼会议室对全体住院医师进行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内容的培训。

4、3月30日召开了一季度医疗质控例会,对本季度医疗质控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对各科主任、质控医师及相关人员进行了等级评审知识培训。

二、医疗质控工作小结

(一)住院病历质控


-->> 2/4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输血科工作个人总结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输血科工作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