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事项
【会计事项】导致企业的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业务事件。
期末账项调整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恰当地反映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2、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为了完成会计目标而构建的,由会计人员、会计软件、信息工具和运行规则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中的会计软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部件。
【结构化决策】流程固定、经常发生的、所需信息比较单一和重复的、能够事先制定的决策过程
第四章
1、筹资
【筹资】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利用商业信用等方式获取所需要资金的行为。原则:规模适当、筹措及时、来源合理、方式经济和结构优化。
2、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的区别
①承担责任的对象不同;②偿还期限长短不同;③资金成本高低不同;④筹资风险大小不同;⑤对控制权的保障强弱不同。
企业采用权益筹资方式筹集的自己成为投入资本。
3、投入资本
【投入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以及企业在接受投资人投资过程中形成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4、资本溢价产生主要原因
①资金具有时间价值;②企业初创时与创立后资金风险和利润率不同;③留存收益。
5、借款
【借款费用】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但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只有发生在资本化期间内的价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
开始时点:①资产支出已经发生;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③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暂停: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
停止: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6、债券溢价
债券溢价是企业因以后各期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债券折价则是企业因以后各期少付利息而预先给投资者的补偿,两者实质上都是对债券票面利息的调整。
第五章
1、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支出,以确定各对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2、存货
【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内容: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确认: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相关税费(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货物无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的增值税均不得计入进项税额用于抵扣销项税,而应计入购进货物的成本。
不计入存货成本:①超定额损耗;②经营管理中发生的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③存货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须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永续盘存制】平时逐笔登记存货明细账中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一种盘存制度。①随时反映存货增减变动与结存情况,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核算与管理;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货短缺、毁损等现象,有利于保护存货的安全与完整。
【实地盘存制】存货的明细账平时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①账面上看不出存货的领用和结存情况;②采用“以存记耗(销)”会将可能存在的损耗、差错、被盗窃等非正常的减少,全部隐没在本期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成本中,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3、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特征:①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成本:①购买价款;②相关税费;③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第六章
1、生产活动发生的经济业务
及其会计核算内容
生产活动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会计核算内容主要表现为生产费用的发生、归集、分配和产品成本的计算。
2、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即原始价值)、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
年限平均法:P219工作量法
3、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其估计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摊销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摊销。无形资产残值一般为零。
4、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①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费用;②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③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5、约当产量法
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法】根据期末在产品的投料和加工程度,将在产品按一定标准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P228
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则不需要折合成约当产量。
6、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第七章
1、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收入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确认:①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实质而不是形式);②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的控制;③收入的今个能够可靠地计量;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销售商品形成应收账款地核算,其入账价值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地价款、增值税以及代垫的运杂费等。
4、商业汇票结算
商业汇票结算(应收票据)
5、折扣
商业折扣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收入金额。
现金折扣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认收入金额(总价法),对实际收款时所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企业的理财费用,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6、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第九章
1、利润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也是会计应当提供的一个重要指标
营业利润(影响利润的因素):利润总额、净利润
2、净值
当企业资产的估计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
3、坏账
【坏账】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5%以内)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坏账准备”账户属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备抵(抵减)调整账户。
4、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等。
5、营业外支出
由于无法查明原因的库存现金短缺以及存货盘盈和盘亏的一般经营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的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无法查明原因的库存现金溢余计入营业外收入,盘亏固定资产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净损失亦计入营业外支出中。
以上就是会计学知识点要点总结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会计学知识点要点总结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