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学历、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身份证;
2、近三年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
3、近三年市级以上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主编、参编的教材、教辅或教育教学论著;
4、近三年指导培养的青年教师或学生县级以上获奖证书;
5、《xx中学骨干教师申请表》。
(七)职责和待遇
校级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示范课;积极主动参加送教下乡和校际教学交流活动,每学年至少一节;参与“青蓝工程”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指导学生参加校级以上竞赛获奖一次;主持本学科校级教研活动一次;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或出版学科专业书籍。
校级骨干教师每学年考核一次。每学年学校组织校级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一次。校级骨干教师在职称晋级时纳入考核计分。考核合格满一年的校级骨干教师,学校推荐其申报上一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被选拔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师,按省、市、县《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履行职责和考核管理。
经上级考核认定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将按标准发放教科研津贴。
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职称晋级时纳入考核计分。每学年学校组织被选拔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一次。
1、校级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任期三年。每学年学校将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者可以连任。
2、建立逐级选拔培养机制。从下一轮选拔开始,凡推荐为县级骨干教师的人选,须为校级骨干教师,依此类推。
3、县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由上级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和管理。
本方案由校长室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xx中学
20xx年xx月xx日
百年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育人为本,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为了进一步加快“园丁培育”工程建设,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努力建设一支强的以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科研队伍。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实践,努力提高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积极争取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一)青年教师培养:
1、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搞好“传、、带”。学校聘请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明确要求导师既要关心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也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进步,搞好“传、、带”。“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即助熟悉教材,熟悉教学纲和课标,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带出个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来。青年教师拜师结对,向老教师学师德、学技能,先听课后上课,仔细研究老教师的讲课技巧,学习老教师的讲课思路,尽快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技巧,提高授课水平。
2、抓好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四个环节。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能将家的智慧集中起来,能扬长避短,实现智力资源共享,业务能力互补,经验随时交流,整体水平优化,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青年教师积极开动脑筋,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促进老教师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把备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授课后,写好教后记。各备课组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听课后备课组长及时组织评议,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及时纠正,助青年教师不断进步。
3、建立考核档案,搭建活动舞台,鼓励公平竞争。对教学常规、教学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的检查情况量化计分,记入新教师的业务档案。搭建活动舞台,创造条件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各学校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每学期优秀课件、礁展评、论文评比、课堂教学等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在竞赛中得到锻炼提高。
4、“走出去、请进来”,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走出去”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到兄弟学校及外地学校听课、学习、交流。“请进来”即不定期请先进校老师及有关教育教学专家来学校与青年教师进行座谈交流。
5、重任、压担子,让青年教师经受锻炼和考验。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上进心,愿意承担一些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各学校从爱护上进心、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出发,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在实践中成长快的青年教师,提拔担任备课组长或学科教研组长、中层干部等。在教学工作的安排上采取“扶着走”、“带着跑”的办法,让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
6、力选拔、培养学校学科带头人。实践证明,各学科带头人的水平是各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同时,选准具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有规范化的教师形象、复合化的教学能力、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开放、探索、合作的教学环境。
(二)名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具有初步的驾驭课堂能力,有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就要培养他们向获得成就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向旗级、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名师方向发展。进一步培养出具有学科特点的能自我发展的优秀教师。
(1)进一步增强教师“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科研育师“的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教育理论、教学科研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结合本校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学实效。
(2)加快校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评比步伐,为全校教师提供学习的榜样。
(3)提高骨干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教学教育能力,还应该是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也应该潜心教学科研研究力争把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要积极撰写论文,争取有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
面对教育的和发展,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研究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学习,辅导,组织活动,强化实践等手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内在潜能,使他们能够成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成为在校内、旗内、市内有影响的“名师”,惟有这样,全校教育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青年骨干教师是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学校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深远意义。为了更好地构建我校教师发展平台,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研究这一中心工作,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成为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新时代教师,以带动全校教师整体素质的迅速成长,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年度此方案。
为了把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培养规划落到实处,学校成立青年及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是,副组长是。成员由组成。
提携青年教师,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得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
(一)总体目标
1.造就一支“自律至诚、敬业爱生、拼搏奉献”的青年教师队伍;
2.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尽早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
二)具体措施
按教学年限与年龄,将青年教师分成两组,实施分层管理,分级培养。第一组为教学年限三年的青年教师:金勇;第二组为教学年限三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陈苗、郑海燕、李萱萱、胡忠爱、陈玲玲、潘双、杨田纹、章新新、李莉莉、金晓龙、朱志章、许盈盈、周慧娟、周春云。
1.第一组青年教师的工作要求:
教学年限三年的青年教师必须做到:
[1]做好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要班风正,学风浓,纪律严,成绩好,向校优秀班集体靠拢;
[2]超周备课,每单元备出两篇详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3]认真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4]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能自己做课件辅助教学;
[5]每学期要上好1节汇报课,写好一份满意的教学设计。
[6]认真做好期末的考试工作,教学成绩向优秀教师靠近并力争超出。
[7]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完成教研组安排的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每学年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用好一本业务杂志,每年至少写出1篇达到一定水平的教学随笔或教科研论文;
2.第二组青年教师的教学评比要求:
教学年限三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评比工作。具体要求是:
[1]做好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要井然有序,学生精神面貌要蓬勃向上,德智体美劳要协调发展,成为本年级或学校的模范班级。任课教师要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注意提高教学效率,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2]每学期要上一堂专业汇报课,同时要勇于承担对外的研究课任务;
[3]备课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每单元写一篇详案,作业布置有特色,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4]每学期写一篇优秀的教育随笔或教学论文,要求切合教育、教学实际,观点鲜明,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5]教学工作效果明显,实绩突出。
(三)学校措施
1.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青年教师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学习和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力争青年教师“一年熟悉工作,两年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三年达到合格要求,五至八年成长为教学骨干”,即“一二三五八工程”。
2.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优先考虑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些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料,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3.学校为教学年限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老师或骨干教师给予指导,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四、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和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精通教材。
2.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效果优秀。
以上就是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