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时间:2025-11-16  分类:方案
3.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奖或在各类刊物、网站上发表。

4.在学科教学中起带头作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课或观摩课,根据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特色。

5.指导其他青年教师,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取得较好成效。

6.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会制作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果显著。博客网页争达优秀等级。

7.任教学科教学效果较好,家长与社会反响好。

8.必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二)培养措施

1.认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

2.每年攻读一至二部教育专著,撰写一篇读后感。

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培训活动,每月召开一次骨干教师会议进行理论学习。

4.学校优先安排培养对象外出学习、进修、调研和实践,为其成长提供舞台,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科、学术水平。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9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培养对象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培养对象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帮助他们认真分析与找准各自发展方向,通过切实有效的培养,使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在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运用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早日达到各级各类名师的申报条件。

二、培养内容

1、加强科学发展观和优秀教师爱岗敬业事迹学习,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提升。

2、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现代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新情境的校本学科理论学习。

3、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问题反思,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的教研培训。

4、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

5、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结题与成

果鉴定,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课题研究与实践。

6、鼓励培养对象参加更高层次学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为适应今后教育发展需要奠定文化基础。

三、培养时间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一个周期。

四、培养方式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培养与个人研修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教学观摩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1、集中培训。举办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研讨,外出观摩与考察,专题研讨、论文交流等。

2、导师结对指导。各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聘请教学第一线的已经具有相应称号的名师担任导师,与培养对象结成对子,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

3、个人研修实践。要求培养对象从本人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制定出自我提高计划。同时,定期组织交流培养对象成长过程的经验,促使培养对象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总结,自我发展。

4、开展课题研究。各类名师培养对象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主持或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不断提高其教科研层次和水平。

五、培养活动和要求

1、对照申报条件各校对各类培养对象提出相应的要求,个人制定成长计划。

2、拜师结对。

培养对象在教导处指导下,主动拜同学科或相近学科已具备名师称号的教师为师结成交流对子,在指导教师具体指导下,对照相应评审标准,自我分析差距,针对个人实际情况,修订个人提升计划;培养对象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成长情况,做到一学期要互相听课5节以上。

3、读书研讨活动。

不同类别的培养对象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教育专著进行自学并写出30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定期组织交流。

4、课题研究活动

培养对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校本课题参加课题研究,文教局定期组织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的交流。

5、教学提升活动

各类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教学研讨,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培养对象在备课组、教研组和集中教研活动中起骨干带头作用或积极参与其中。积极上好学校、区、的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级举行的教学大比武活动。组织各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为提高教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培养对象要撰写相关学述论文和心得体会,并不断地向有关杂志投稿和参加论文比赛。

6、教育技能提升活动。

组织培养对象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培训,要做到在教学中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过程相结合,将组织“运用现

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优秀展示课”活动。

7、学历提升活动。

将鼓励支持培养对象参加不同层次的学历进修,特别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位)的学习,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

8、各类培养对象按《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成长档案收集内容的要求》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成长档案。

六、保障措施

1、要进一步增强实施培养工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要明确专人负责培养工程的实施工作,部门明确职责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培养工作。

3、要为各类名师培养对象的成长创造条件,并推荐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教研比赛活动,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支持他们参加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教科研成果展示、各种形式的论文或课件评比活动,各级各类的示范课、研究课比赛,尽可能地为培养对象的外出培养考察提供条件和方便。

4、为培养对象的活动和奖励提供必要经费。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10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培养计划,我们的目标是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教研能力,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选拔培养对象

选拔培养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2. 在学科教学中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教研能力;

3. 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成为学科带头人;

4.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制定培养计划

1. 确定培养期限:培养期限一般为三年;

2.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等;

3.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目标、年度任务和年度计划等。

四、实施培养措施

1. 组织专题培训: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参加各类专题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2. 开展教学观摩: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3. 实施课题研究:鼓励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资源支持: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科研经费支持。

五、考核评价标准

1. 教育教学水平: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教研能力: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课题研究能力和论文发表情况;

3. 示范引领作用: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学校和学科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4. 团队协作精神: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六、持续发展机制


-->> 6/9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