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10篇

时间:2022-07-25  分类:作文
举例典型,内容丰富。“天行健,君子以渐强不息”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化,既让人信服,又紧扣了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化神奇为神奇;拿捏得很有分寸,不冗长,不拖沓,不枝蔓。

结构巧妙,条理清晰。“一个人的渐强不息是品格,一群人的渐强不息是民族的崛起……”这样的金句既照应了材料,又体现了考生的思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考生很好的思维质量。

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6

读完这篇考场佳作后,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要掩卷深思,值得品味。

本篇作文采用故事新编法表现话题,不能不说是小作者的一次大胆的创新,而且是成功的。文章通过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作为切入点,编织东施因容貌丑陋而苦恼与愤激,以致要找上帝质问,后受到上帝的点化与启发,反省自己,走出自我束缚的小天地,

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形象生动的阐述了话题要表达的内涵。小作者穿越时空,想象奇特,化用故事而又不落窠臼,小作者善于铺陈,极力渲染东施的苦恼与不平,为下文的情节变化蓄势。文章语言如“原创”、“美眉”“神舟十号”等幽默生动,极富时代特色。

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7

几幅生活画面的描绘,让文章美不胜收。写妈妈对“我”小心翼翼的伺候,运用简单勾勒;写回忆儿时生活,浓墨重彩,写出妈妈的美丽和快乐。文章灵活运用插叙,写“我”对妈妈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既不影响行文节奏,又巧妙地写出了“我”思想感情转变的过程。

开头和结尾,用诗歌般的语言,点明了文章中心,前后照应。同时,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妈妈几次想对儿子说出的一句话,不仅巧妙点睛,而且也有余音绕粱之美。

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8

这是一篇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的散文,两个片段,两幅画面,母女情深,温馨无限。

习作者将笔墨关注在细节的描摹和情感的细腻体味上,并用“无论走在多么寒冷的归途,看着眼前一片灯火阑珊,我知道有一盏是为我而亮,为了温暖我而长明不灭”升华主旨,画龙点睛,耀人眼目。

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9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标题用“感知”,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结尾处,“要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尽管行文中有个别不当的用词和错别字,三个史料也有排列顺序欠妥的嫌疑,但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急就章。

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10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根据考题材料的内容,认为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现代科技间接感受自然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离自然“近”,但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后者离自然“远”,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因此作者主张取两者之“利”,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

围绕这一观点,文章对现代科技背景下人们感受自然和古人感受自然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列举了杜甫、李白、苏轼等古代诗人写景的诗说明古人对自然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离自然更近,但不能把握自然规律和本质;而今人借助技术手段认识自然的利弊则与古人相反,所以今人要取古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全面感受自然。

文章立意切合材料内容,中心观点明确,思路较清楚。但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把两种感受自然的方式等同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且完全否定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等,太绝对化了。文章个别句子有语病。


-->> 2/2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满分作文,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满分作文,满分作文的评语200字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