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作文

时间:2022-07-15  分类:作文

希望青少年通过《神奇的嫦娥五号》,能够进一步提高科技素养,加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这更能够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作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作文1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将刷新世界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新纪录,中国有望成为继苏美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如今,中国正处在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的重要节点,要继续发扬航天精神、探月精神,以高昂斗志阔步前行,不断建设现代化的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添彩。

敢想敢为,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关于月与嫦娥的诗作不胜枚举,古人以无瑕明月表达志向、寄托相思,借嫦娥奔月抒发对宇宙星空的无限想象。几千年过去,不畏困难、永怀梦想的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成功登月,还率先在月背留下了中国足迹,今天又将通过嫦娥五号到月球上采集月壤岩芯,厘清月球年龄,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实施探月工程,圆的是中华民族飞天揽月之梦,而航天梦也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迈进“十四五”新征程,不仅是航天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编织属于自己的理想蓝图,奋勇拼搏、努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挥洒青春和汗水,成就光荣与梦想。

勇攀高峰,做探索星空的圆梦者。创新决定未来。宇宙广袤无垠,神秘莫测,探索星空的漫漫征途,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唯有突破才能独占鳌头。回首人类历史上的探月历程,上一次从月球取得土壤样本还是在1976年8月22日,苏联月球24号带回来约170克,距今已经过去了44年。今年,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成为人类探索月球新的里程碑,有望创造五个“中国首次”:一是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的起飞,三是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四是携带约2公斤样品,五是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为了实现这些突破,研制团队协同攻坚、迎难而上,攻克了产品重量、体积、功耗等技术难题,打造了有着“太空邮差”称号的嫦娥五号轨道器,采回的样本将填补月球火山活动认识上的空白。中国航天有实力、有魄力,敢于独自前行,勇于开拓进取,以艰苦卓绝的努力、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重重阻碍,登上科技高峰。

合作共赢,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自2004年实施探月工程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嫦娥五号发射成功,赢得全世界普遍关注,月球村协会主席、意大利籍科学家评价说,“中国在空间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探月任务可惠及世界”。多年来,中国探月工程坚持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主动开放部分资源,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和大国胸怀。但是,要想进一步探索月球,开发太空资源,需要全世界通力合作,特别是航天大国、航天强国更应该体现责任担当,作出应有贡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航天人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传承好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

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作文2

今天上午,妈妈给我说,下午要在两点之前到校,因为,我们要听关于航天的报告,我一听,就垂头丧气,我不喜欢当宇航员啦,飞行员啦,这个职业,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设计师。

老师说,两点四十要到五楼报告厅,听讲,于是,到教室没几分钟我们就开始收拾东西,往五楼报告厅走了,范佳悦和我还有两名女生坐在一起,张厚英——张爷爷到了以后,演讲就此开始了。

校长,让我们猜张爷爷的年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了一起来,后来,我们才知道,张爷爷才“三十八”岁,张爷爷,给我们讲了关于航天的知识,还给我们讲了怎样的身高、体重,才可以当宇航员,后来,又给我们讲了宇航员在舱内要运动,否则,下了飞船就不会走路了,这让我们哈哈大笑,心想,有这么严重?航天员们在舱内也可以运动,里面有跑步机、自行车,防止航天员的肌肉萎缩。

后来,又给我们讲了,两个飞船,如何进行对接,而且,要对接三次,还给我们讲了航天员在飞船上怎样吃饭、吃什么饭,怎样睡觉、喝水。航天员吃的饭,比我们还要丰盛,忍不住流口水了,还给我们讲了,宇航员,怎样喝水,看着它们喝水的样子,感觉很费劲,张爷爷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为我们讲述了航天员们的一切生活。

最后,张爷爷还让我们问问题,第一个提问的是九班的同学,张爷爷耐心地为他讲解后,还让他上台领了徽章,还与张爷爷合了影,第二位也同样,第三位,没有得到勋章,也没有合影,但是,张爷爷也耐心的回答了他的问题。

听了张爷爷的讲述,我开始喜欢上宇航员这个职业了,也觉得当一位宇航员的生活很有趣,让我非常的向往。

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作文3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航空科研人员,我有一个航天梦。

去年暑假,我亲眼看到卫星发射时的壮观景象,一艘搭载卫星的火箭带着大家的期望离开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离开地球,直冲太空,从此,这个梦想在我心中种下了种子。

在我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之前,我先听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航天讲座。给我们讲课的是有托起嫦娥的人之称的孙保卫将军。他在工作期间共参与发射了31颗卫星,嫦娥2号、嫦娥3号等。孙爷爷讲了一上午,我怀着崇高的敬意十分认真地聆听。我知道了中国长征家族系列运载火箭中的长征五号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全箭总长57米,起飞重量达870吨。孙爷爷还讲到了火箭的构成和卫星的构成。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一号卫星,它是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航天事业前景广阔,以后科研人员将在制造载人空间站和深空探测方面继续研究。

孙爷爷在讲座最后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年轻人要有梦想,要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作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纪录片《神奇的嫦娥五号》作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