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话题作文

时间:2022-07-15  分类:作文
犹记得刚踏入组织部的“门”,是满心的欢喜与忐忑。欢喜的是自己这个“小镇做题家”成功通过层层考验,踏入了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实权单位”,忐忑的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本领恐慌”。庆幸,透过一扇扇敞开的科室门,我看到的是和我一般大的年轻人:他们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发,浅色衬衫掖到深色西裤里,或伏于案牍,或步履匆匆,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消耗着巨大的热量让他们得以保持良好的身形;他们为人随和、待人友善,说话没有过多的客套却总能让你抓住重点、如沐春风。

他们大都是手拿“笔杆子”,组织部的“文”便出自这群年轻人之手。这些文虽不一定隽永飘逸、气势磅礴,但一定最求实效、最务实功。字体、字号、脚标、间距标准烂熟于心警醒他们做事“守本分”“不逾矩”;谋篇布局、立意构思表现出他们有主见有方向;行文讲依据、用典有出处鞭策他们思考问题逻辑缜密严谨细致;逐字修改、逐词推敲、逐句调整、逐段过堂促使他们遇事不厌其“繁”考虑周全。于文章中,他们诠释了“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年轻人天天点灯熬油舞文弄墨,连家庭都顾不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又有什么实质意义?这就不得解释一下他们都在忙什么。组织部主要有三大块业务,即组织、干部、人才,此外还有公务员招录、党员发展等,总的来说,即做“人”的工作。他们白天或是在开会学习传达党中央和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或是在田间地头工厂学校调研,同农民、干部、教师、技术能手聊生活聊工作,吃过晚饭后,还要抓紧回到办公室,趁着思维“余热”,复盘一天所得,谋划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华灯初上与他们无缘,满天星辰却时常为伴。

最后,再谈谈组织部的风。这风,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他们最讲政治;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事事要较劲、时时爱较真,他们最重公道;是“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他们精于业务;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淡泊名利、泰然处之,他们作风优良;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万物竞发、勃勃生机,他们永远向上。

与其说组织部大都是年轻人,不如说组织部的人永远年轻。他们心中有燎原之火,他们眼中有灼灼之光,他们把青春献给祖国和党,他们奋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小镇做题家”话题作文五

《家有青年初长成》

基层一载,从文到武,兼修一场蜕变之路。

致所有人才引进的同事们,希望你我的坚持和努力,都会化为力量,我们一路同行,一点点改变基层的面貌!我们可以“嫌弃”它、“吐槽”它,但请我们一定要热爱它,因为基层比任何地方都需要高学历的年轻人改变现状。

小镇实干家而非小镇做题家。

仰望星空的人很多,在小镇上踏着泥泞道路向上走的人,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满身尘土,就否定自己,我们内心纯真的赤子之心又何尝不似寒冬中散发光芒的启明星呢!我们不曾迷失在大学的校园里,能层层通过人才引进的各项筛选门槛,就足以证明在大学里我们曾是意气少年。在基层亦是,既然“做题家”能让我们接受高水平的教育,那“实干家”同样让我们在任何舞台都能崭露头角,“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耐得住寂寞和清贫,踏实做事,把剩下的交给基层群众,时间和成绩单会堵住“985废物引进计划”的悠悠众口,他们带给我们的挫败感,终究会变成我们内心不服输的斗气,在基层的苍穹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Givemefive而非我是“five”。

“Givemefive”给自己鼓掌加油。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热,也让我们接触到了不一样的张雨绮,她由内到外散发出的自信让我们所有人惊叹,也一度被她“憨憨”的个性逗笑,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积极争取、自信乐观和敢于说不。初到基层,人岗不匹配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起初面对天天录表、收集照片的工作,我也曾一度陷入沉思,“我难道录表度过基层么?”当我拿着我的PPT作品和日日积累的微信公众号文案时,前辈们终于承认了我的价值,自此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常出现我的身影。基层最大的梦魇是在层层向下压实责任中让我变得“畏手畏脚”“老气横秋”甚至放弃努力、自暴自弃。前期我们是一路打怪的一起少年,但是经受住磨练之后,我们要变为侠客剑士,将脑中的“智”变为实践中的“刃”,刀锋一出,基层多少事,都在烟雨中。

文武兼修而非只善一桩。

从“坦克”到“输出”,我们要认清的是源源不断的输出也需要充足适时的补给。新时代所需要的干部必定是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在基层历练中,我把自己从毕业时的财经硕士变为写作能手、PPT制作能手,并将EXCEL·VBA操作和Python操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将自己从“透明”变为不可复制……要知道只有我们强,才不会被忽视;只有我们人岗相促,才会争取更多的资源,能文能武必是我们基层进阶的“必杀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不要在基层工作中“挑肥拣瘦”,“瘦”的工作一样可以让我们另辟蹊径,凸显人才实力,着眼于小事,成就与积累。

恳请更多的优秀人才引进的同仁们走到基层,曾经我们站在高等院校的顶端,接受教育的洗礼。如今在基层,我们要把母校和社会对我们的教导化为实践的动力,回馈到基层建设中。基层的人才结构越高,那未来发展动力越大,基层的青年的样子,也成为未来基层的发展的样貌!


-->> 3/3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小镇做题家”话题作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小镇做题家”话题作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