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因粽叶的香气、粽子的拥抱,加上雄黄酒的诱惑力,再加绿豆糕的香飘飘,招回来了亲情的眷念和拥抱,借此,端午把祝福、喜悦浓缩到了团圆里,形成粽子那质有的味道——端午节 。
翻开历史的写照,屈原的《离骚》曾经激励了多少豪气冲天的斗士,陶醉了我们几千年的传承和祈祷,五月初五的汨罗江,屈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千古悲歌,为后人留下了不屈不饶的先驱精神,这份精神,像财富一样,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渗入到了国人的血脉中,生生不息。
我赞叹屈原的爱国精神,更赞叹《离骚》中的英雄气概,如屈原的诗:“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译)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啊,强忍指责把侮辱承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译)我宁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屈原用性命捍卫尊严,不肯在浊世中苟活,故而“蝉蜕于污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份英雄气概,曾经激励了历朝历代,多少能人壮士,这份崇高精神,曾经勉励过多少爱国将领,为国捐躯,这就是屈原精神的功劳!
屈原没有吃过粽子,也没能享用过粽子的味道,人民把裹好的粽子投入到河中,是想用粽叶的艾香,糯米的粘稠,去寄托人们的哀思,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这样一位爱国之士,无疑不是在告诫后人,鞭策后人,激励后人,让子子孙孙牢记屈原,谨记《离骚》。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放鞭炮,从原来单一的纪念屈原活动,发展至今,已演变为 集纪念、团圆、热闹为一体的民俗节日,这个节日不但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成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日,人们利用这个喜庆的日子,即烘托出民族的喜悦精神,也借此表达了人们在情感上的交流与厚望,这本是体现端午节的历史发展,在继承中不断地发扬和光大,当然,无论什么样的气氛演变,都脱系不了屈原与《离骚》的味道,这是永恒的实质,因为屈原的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粽叶、菖蒲草(艾草),糯米、红枣、绿豆糕,是端午节的象征,而雄黄酒则是端午节,赛龙舟勇士们借以豪威的壮士酒。
在赛龙舟的故乡,勇士们凭借雄黄酒,壮意气、斗奋发、斗精神,不论在秦淮河上,还是在大运河旁,或是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每逢端午,总有龙舟赛事,花哨的船,花俏的人,华丽的景,把个端午节折腾的沸沸扬扬,那份欢悦,那份喜庆,那份场景,不言而喻,即在诠释着浓浓的民俗风味。
锣鼓喧天,鸣炮齐响,你看,水域里,龙腾虎跃,岸边上,如歌如潮,龙舟,一艘比一艘靓丽,斗士,一人比一人勇往,竞技,一轮比一轮威武,景致,一个比一个娇娆,再看那闲散的玩童,浸泡在池中,如鲤鱼戏水,也狂凑热闹。
粽子的味道,伴着《离骚》的味道,一并带入到了端午节的氛围中,成了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思念成分,你倾情,她心印,我情操。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南方流传的儿歌。说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时学包粽子的情形。
那时我八岁,非常玩皮。端五节时见奶奶聚精会神地包粽子,手也痒了起来,盯住粽子不放。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你想包粽子?不够本,你妈还不会呢,”说罢哈哈大笑。
我不服气,抢来工具,肉馅,糯米。开始包人生“第一个粽子”。我先拿三张整齐的粽叶,然后把它们裹成一个漏斗型,接着往“漏斗”里放米,放一半时再把肉馅放进去然后再放米,接着就开始包粽子。
怎么裹也裹不好,我急死了!后经奶奶的指导,终于把它裹起来了。最后再用红线饶几圈一扎,就这样我的人生第一个粽子诞生了。奶奶吃惊地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又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说:“凡凡还包得不错呢,不过以后遇到困难别着急,要有耐心!”然后奶奶就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烧。我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没等到粽子凉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起来。
哇!味道太好了,现在想来嘉兴的粽子也没我包的味道好!
想想今年的端午节也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坚强活下来的儿童们。我想到时候请奶奶多包点给他们邮寄过去。也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篇5
你知道今年的6月8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你会包粽子吗?不会吧,那么就和我一样去拜师学艺吧!嘿,告诉你,我的师傅是我的舅妈。你找到了吗?
离端午节还有10天,我们家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这不,“叮咚--”门铃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妈来了。我赶紧以0.1秒的速度冲出房间把门打开,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舅妈从乡下给我们带来了准备好的、新鲜碧绿的粽叶。
妈妈端来了泡好的咸肉和糯米,我们开始忙碌起来。舅妈娴熟地包着粽子,一个又一个,看得我眼花缭乱,赶忙央求舅妈教我。舅妈看我一副成心想学的样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一开始,先把2片粽叶重叠在一起,从叶根圈成圆锥状,窝在手里,用汤匙装两勺米放进圈好的粽叶里,再放一块咸肉,在咸肉上面平铺两勺米后,压紧,将剩余的粽叶沿米处折盖下去,在折盖处把两边的角折好后,粽叶沿着粽身包了一圈,然后用草绳扎紧。(注意,一定要捆紧,否则煮好的粽子水滋滋,一点都不好吃哟。)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由于我的手有点小,总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练习,加上舅妈在一旁不停地鼓励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己终于包好了一只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舅妈包粽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会儿就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里加足水,用大火烧煮滚后,用中火煮1小时后,锅里就飘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再用小火焖半小时。这时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粽叶的香味和咸肉的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开锅盖尝一尝。可大舅妈却说,“不行,要让粽子再多焖会儿,否则粽子会不熟的。”哇,想不到,要吃到粽子,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在这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那天,我会来到通榆河畔,把我亲手包的粽子放进纸船上飘向汩罗江……虽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罗江不相通,但我们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以上就是棕叶飘香初三作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棕叶飘香初三作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