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精选10篇)

时间:2022-06-17  分类:作文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他的性格!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真情,更喜欢他的思想!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才华,更喜欢他的勇气!

鲁迅先生,是中国白话文的奠基人,是为中国做出了伟大奉献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拿起笔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6年10月19日,这是一个由泪水汇成的日子,鲁迅先生放下他心爱的笔,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这样说,他也这样做了。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里,在那个写满悲苦的记忆里。仅有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他心中的悲愤,记下他对时代的呐喊。他手中的笔仿佛一把刺向敌人胸膛的利剑,他的作品仿佛一盏驱散黑暗的明灯。

《呐喊》《彷徨》《坟》《野草》……这一本本书中系托了鲁迅先生太多太多的感情,太多太多的思考。正是因为他的不朽杰作,让那个时代的人们看见了期望,看见了曙光。而在今日,他的作品依然给我们是心灵的震撼。如果,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他的出现,人们也许会感到迷茫。如果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他的出现,也不会有那么多不朽的篇章震撼着人们的心。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是一股动力,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片天空,那么,鲁迅先生必须是那一颗永远最亮的启明星。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首嘹亮的歌,那么,鲁迅先生必须是那一段高潮的旋律。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五彩的花园,那么,鲁迅先生必须是那一朵最艳丽的花朵!

我喜欢鲁迅先生!

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5

“先生!”我在心里轻轻叫了一声,鼻子就有些酸楚。其实,这是我第二次站在周家祠堂的门前。

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也是一个初夏,脸上还是红扑扑的我忽然就站在这绍兴城的周家祠堂前。记忆中的我,迈进新台门的脚步是雀跃的,寻找百草园的眼睛是欢喜顾盼的,品尝咸亨酒店的酒是香甜醉人的。在周家祠堂后门外的小运河上,一艘旧旧的乌篷船载着我们三个年轻人,穿过一座座木的、石的小拱桥,驶向了鲁迅儿时的外婆家。

将近三十年过去,一路的风雨沧桑,当年的小辫姑娘早已无法雀跃,周家祠堂早已不再是从前那般轻松游览的胜地。这些年中,我几乎“怕”谈到鲁迅,甚至怕写下“鲁迅”这两个字,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在中国,谁能说不知道鲁迅呢?只是觉得所谓的“狂人”和“阿Q”,“闰土”和“祥林嫂”却都已走远,鲁迅的声音只属于他的那个历史。其实,鲁迅的笔又何曾离开过我们?他所揭露的“国民性”依旧在今天的“看客”身上显现,他所抨击的“精神胜利法”无处不在发酵,今天的闰土还会叫一声“老爷”,执著的“读书狂人”还会呐喊着“救救孩子”!鲁迅的身影,从上世纪走来,他还将走进下个世纪去。

又见三味书屋。轻轻地,我不敢惊醒鲁迅当年上学的小桌,那上面有他亲手刻着的一个“早”字,桌面上有他那小小少年一丝不苟的眼睛。书屋的后面是百草园,当年的草木竟然被换成了一方玉米的青苗,只有那一截矮矮的土墙,还告诉我那里曾留存过少年鲁迅的手印。我不禁仰望苍天,正看见屋檐上密密的野草,它正在风里独自垂看着我等人间“过客”。

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6

许多人的眼中都有着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位憎恶黑暗的社会,关心底层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鲁迅先生小时候和我们一样梦想有自由、欢乐的童年。

在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则”医治车夫“的故事。那天夜晚,鲁迅的侄女与他的爸爸妈妈一齐去往鲁迅先生的家中时,在路上遇到了受伤的车夫,鲁迅先生得知后,帮那位车夫医治伤口。令鲁迅侄女不解的是这么冷的天,车夫干嘛不穿鞋?鲁迅先生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鲁迅先生原本是出国留学回来的医生,可当他明白当时的中国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于是决定用文章去唤醒人民的灵魂。当然他弃医从文另一个原因是他十分关心底层劳动人民,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因而,鲁迅先生尽自我的力去帮忙劳苦大众。

鲁迅先生的《风筝》又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鲁迅先生小的时候,曾将弟弟的风筝折断,踏扁,说弟弟玩没出息的玩意儿,当鲁迅长大后,看到一本书上写着”游戏是儿童最平常的表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时他整个人像是灌满了铅,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他来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谅,可没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却。我一向认为鲁迅先生那么有名气,又那么平易近人,是因为小时候就是个宽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没想到也会犯下让他愧疚那么久的事。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7

中国人到底被李白什么样的精神所吸引?或许是面对巴山楚水的不羁;或许是举樽对月的豪迈;亦或是仗剑天涯的骄傲……有人说,李白是我们敢想却不敢做的自己……

其实,我所折服于的是他那一身的侠气,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或许有人会发出疑惑,李白其人,若论武,未浴血奋战,未金戈铁马,未为国家打下过半寸江山,若论文,未改革,未育人。空留下几纸诗篇,他何以为侠?

其一,喜侠之事,具侠之形。“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这一联诗,满足我对侠客形象的所有幻想。李白喜剑术,他曾说自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从此,世人眼中,微风吹过他的脸庞,鬓间的青丝在风中舞得癫狂,酒气一抖,气吞山河,剑上的寒光,凛冽了那暗处的月光。

其二,行侠之道,年青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文中以“漂泊者”来为他命名,是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漂泊者,他的足迹辐射到大唐各地。不拘泥于方寸间的案板,恣意徜徉九州才是他乐行之事。骨子里透露的清高,让他不愿与世俗相争,翩翩白衣,走过巴山楚水,也曾拔剑出鞘,而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其三,传侠之情。或许是因为血脉中带着那一份彪悍,他的侠情,不仅仅存在于自身,更向横向,甚至纵向弥漫开来,中国的侠文化源远流长,到唐代更盛,李白则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不仅是他,后来的杜甫也写下“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名句。虽说未在政权上掀起什么大浪花,但这份侠气为后来的明清小说提供了素材,也为《水浒传》埋下伏笔。


-->> 2/3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精选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2022江西中考题目作文(精选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