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唐诗,我深深了解到了唐诗中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月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便从此夜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眼中的故乡,床前明月光永远思念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品读唐诗,我明白了唐朝的酒烈。诗人纷纷举杯消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醉卧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更是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品读唐诗,我知道了唐诗中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着,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故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啊!
品读唐诗,我体会到了唐朝诗人的清亮。一壶酒,一把剑,还有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轮残月,舞出一颗盛唐的心,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是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品读唐诗,我领悟了中国古风。唐朝可以称得上是远古的大同社会: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从唐诗中,我看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史,品读唐诗,我更加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落花中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铮鸣,窗外有风透过明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年。
品读唐诗,望穿历史;品读唐诗,祖国在我心。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篇4
文字为房,标点做窗,这里是诗词筑成的庄园。园内,有头绾发髻,身着长袍的古人;也有轻摇小扇,挥笔泼墨的骚客;有人生得意,笑傲江湖的畅快;也有黯然神伤,把酒当歌的悲怆。这里就是诗词的天地,而把我引进这天地的,便是蒙曼老师。
在我10岁的时候,一个周六,我睡到8点才起床,起床之后觉得有点无聊,刚好想起《声临其境》里凯叔提到的喜马拉雅,于是,拿起平板就把它下载了下来。点开一看,我两眼发光,就像捡到黄金一样,兴奋的不得了。我不禁赞美了一句:“天哪!我真的捡到宝了,里面有好多书籍,看来,我又多了一位朋友!”我一直在思考该听哪一本书的时候,看到了蒙曼老师讲解的《将进酒》,我摸了摸下巴,露出了一个微笑,心想:蒙曼老师,知道!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对《将进酒》也略有耳闻,就是李白写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嘿嘿!名人加名诗,我肯定能学到不少知识。于是我决定,就听它了!
开作文始,我就收获到了不少知识,我一直以为《将进酒》的“将”字念“jiang”,听蒙曼老师讲的是“qiang”,我到网上查证了一下,确实念“qiang”,这才恍然大悟!《将进酒》里我最喜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因为我觉得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流下来的,镜子上面长出了青丝一样的白头发,又奇怪又有趣!听了蒙曼老师的课才知道,原来这两句诗讲的是人生短暂,光阴易逝。
听着,听着,课就听完了!我突然感觉自己精神了很多!我还想再听一遍,这时,妈妈突然走进来了,对我说:“你别听了,都听23分钟了,还吃不吃饭了!”我调皮地对妈妈吐了吐舌头,又立马说道:“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唐诗宋词!”说完,就吃饭去了。
我在这古典古韵诗词世界中徜徉,聆听着每一句诗的声音,在这世界里我无忧无虑,怎一个“乐”字了得!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篇5
唐诗在琵琶女轻拢慢捻抹复挑时想起,在绿如蓝的江南湖畔响起,在三军大呼阴山动的战场上扬起;宋词在冷落的清秋节停留,在惊涛拍岸的汹涌中伫立,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里徘徊……
唐诗宋词唱着诗中的情,诉着心中的志。留住唐诗宋词,留住真挚的情与志。
留住“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太白,留住他折斩世俗羁绊后洒脱行于山水间的脚步。太白的脚步跨向政治的高台时,他一挥衣袖高唱出“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的豪迈激昂。现实的冲撞,让他的脚步随烈酒踉跄,但他始终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道理。于是他将自己的才智融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雄伟自然中。太白,他自由,豪爽,他不受世俗名利的牵绊;他在受到挤压时,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必有用;他在失意的时候,将自己毕生的才华充溢在诗词里,做一位洒脱的“诗仙”,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留住了自己洒脱的心态,自信的脚步。
留住“把酒问青天”的苏轼,留住他在党争的漩涡之中的身影。苏轼他欣赏“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却空有一身才华叹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乌台诗案”,苏轼落狱,而后被贬黄州,他深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于是,他冒雨兼程,言那“一蓑烟雨任平生”,感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那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让其在漂泊的大雨中泰然自若。他能“超然游于世外”,因他留住了超旷达观的襟怀。
留住“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的陆游,留住他气吞残虏的爱国心。陆游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便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晚年退居家乡,未亡国忧,虽烈士暮年,却雄心未已,“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他在自己的遗嘱上,赫然写着“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这动荡的年代里,一直倍受投降集团压制的陆游,创作了九千多首诗词,来渴望国家的统一,只因留住了那颗热诚的爱国之心。
留住唐诗宋词,不仅留住李白的洒脱自信、苏轼的乐观豁达、陆游的爱国之心,还应留住那一切对我们有所启迪的情与志。
以上就是唐诗宋词高二作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唐诗宋词高二作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