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第二种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第三种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但人们最了解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但因为楚怀王听信了奸臣的话,便放逐屈原,屈原由于听说楚国被敌人所占领,百姓遇难,自己却无能为力。便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来到汨罗江边,抱着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中。楚国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便来到江边,含着泪划着船想要打捞屈原,但并没有成功。所以人们便将粽子扔入江中,希望江中的鱼可以不伤害屈原。这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每个地区的粽子也是不同的,比如广州的粽子主要分为甜粽和咸粽,在四川偶尔还会看见辣味粽子。端午节还有许多传统习俗,比如赛龙舟、戴香包、带五丝绒线、挂艾草、洗艾草澡等。现在,赛龙舟已经变成了一项体育运动,并且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赛龙舟已经先后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国家。2011年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中也写到了关于端午节的一个习俗——赶鸭子。它源于纪念古代湘西英雄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传说,沿袭至今,并以鸭为吉祥物,在龙舟赛上将一大群活鸭子同时放人赛龙舟的水面上,任由人们去抢捉,谁逮着归谁,抢到鸭子视为大吉,非常热闹。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我们需要不断弘扬端午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2
“你们瞎忙什么,买几个粽子好了,自己包的又不……”后面的话还没畅快地吐完,爷爷便竖起食指说:“嘘!”然后他一边捞起泡好的粽叶,一边头也不抬地说:“等等啊,很快就能吃到了……”说的又是老一套,我嘴里嘀咕着:“真是的……”便不耐烦地跑进了卧室。
外面依旧是爷爷奶奶忙碌的声音,挖糯米的勺子碰到了盆的边缘,发出铛铛的脆响。为包出不进水的粽子,爷爷奶奶两人不停地互相提醒:“叶子裹实点,绳子绑紧点……”我一个人躲在房里,不屑地说:“何必呢?”当爷爷将煮好的粽子兴冲冲地端到我面前时,我往往是掉转头去推脱说不饿,此时的爷爷总是笑着嗔怪道:“你这孩子……”
又是一年端午到,家里却没有了往日的生活气息,爷爷生病住院了,大人们轮流去医院陪护,早就将过节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放学到家,吃完他们临走时就准备好的饭菜,简直冷到了我的心里。空气里飘荡着隔壁家电视里播放的端午晚会的庆祝声,我感到异样的冷清。
“吱……”门开了。“谁?”我大喊一声,疾步奔到客厅,看到手提超市购物袋的奶奶:“你爷爷说今天过节,他生病不能包粽子给你吃,非要关照我去买超市的粽子,他说你爱吃买来的粽子……”泪水不争气地涌上来,我强忍着。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热着粽子。热好了以后,她自己又赶忙穿鞋准备赶往医院。我端着手里的粽子,不禁想起以往的端午,以往的爷爷,我渴望回到以往的日子。
我拆开粽子,哽住的喉咙怎么也咽不下原以为美味的东西。听着奶奶离去的声音,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哭了:“爷爷,还是你包的粽子好吃!”我的泪终于下来了。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
端午节快到了,心中满揣着无限的喜悦,迎接端午节的来临,空气里仿佛弥漫了糯米粽子的甜香,门楣上艾草和蒲草的清香,还有小孩们挂在脖子上的香荷包散发的香料的味道,充满了的气氛。
端午节的由来,本来是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现在成了一种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
此时,眼前又浮现了端午节时的情景,早上总要早起,坐在炉子边,看着奶奶煮粽子、煮鸭蛋,这一煮就是几个小时,可把我们急坏了,我们坐在旁边迫不及待地望着,一会儿揭开锅盖看一下,一会看一下,用手捏一捏看着粽子还没熟,我们就想;先出去玩一下吧,一会回来正好吃粽子。
出了门,看到人们伴着清晨的露珠,为自己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割了艾蒿,把新鲜的艾蒿插在门楣上,这是用来辟邪驱灾的,干了后可以熬水来洗浴,有淡淡的药香味;也可以点了熏蚊子,夏天一家人在院子乘凉的时候,大人的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