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600字七篇

时间:2022-04-25  分类:作文

艾饺是我们绍兴当地清明节前后家中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饺,能驱邪排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阵雨浇”之说。

清明未到,我和妈妈也在家里做了一些鲜美的艾饺。我们在田间地头采来一些艾叶,挑去老叶、艾梗,清洗干净。接着是煮艾叶,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倒入这鲜嫩碧绿的艾叶,煮艾叶时不能盖锅,还要拿筷子不停地搅拌,防止它颜色发黄。煮到艾叶软嫩,汤水碧绿,就关火,等到水有些凉了,就来和粉。先准备一个盆子,将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起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叶和汤水,周围顿时清香四溢,一边用手使劲和着面粉,一边根据面团的湿软程度添加汤水或面粉。

妈妈双手不停地和着面粉,最后揉成了一个均匀的绿色团子,软乎乎如气球,绿莹莹如翠玉,还散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开始包艾饺了,我洗净手从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团子来,,把它揉成一个小圆团,再用手一压,变成了一块小圆饼,然后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四周,小圆饼成了一个碗状大小的圆片,中间厚四周薄。接着把馅料裹进去,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当然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馅料,如咸菜竹笋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边开口捏紧,这样一只艾饺就包好了。

我和妈妈忙碌了两小时,包了四十多只艾饺,看着这一只只千姿百态的艾饺:有的像枝头未成熟的柿子,有的如海面跃动的海豚,有的似林间觅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妈妈把这些可爱的的艾饺被放进了锅中蒸,二十分钟后,当锅盖被掀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觉地流了下来……

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600字五

春节将至,辞旧迎新,这段时间,据称意在洗去一年的纤尘和污垢,祈盼新的一年有新气象,所以为了这个重要的节日,全家人一起动起来干活,把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就是过年前搞好清洁。中国人的习俗是不能把旧的、脏的东西带到新的一年里,所以,平时打扫时顾不到的边边角角也要翻出来彻底清。男人还要剪发,女人要洗头。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大门上或厅堂里挂上“福”字或年画,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挂,意即“福”到。

团年饭,是一家在除夕夜欢聚在一起吃饭。它饱含和凝聚着浓浓的亲情,特别受中国人的注重。吃团年饭要一家人齐齐整整,团团圆圆,还特别讲究菜式。团年饭特别看重“好意头”,菜式就代表着深深的寓意。如鱼(象征“年年有余”)、发菜、生菜(音取“发财”、“生财”),猪手(粤语与就手音近,通常与发菜一起弄,寓意发财就收,但现在不能非法采摘发菜,多用生菜代替,寓意生财就手)。正月十五元宵节食“汤圆”,寓意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团圆、幸福美满。

我记得,小时候一家人一起放烟火的情景,烟火很漂亮,大家都和开心。但是现在普遍都禁止私自燃放烟花鞭炮,过年已经没有鞭炮放了,现在一般只有在乡村才可以燃放烟花和鞭炮。有点遗憾……

新年逗利是各地皆有,不说了。“恭喜发财,利是逗来”也成了广东人新年用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说的话。所以过年谁最开心——就是我们小孩!

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600字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到了,到处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提起过年,就不得不谈谈我家乡——东北的新年了。

东北,特别是农村,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已经有了过年的感觉了。腊月二十四扫房,腊月二十九之前大采购,蒸枣馒头和鱼馒头,为新年做好准备。

大年三十儿一大早,家家户户就贴好对联和福字,门前挂上红灯笼。出门在外的人也都会在三十儿前赶回家,在新年这一天,一家人一定要团团圆圆才好。

北方人过年有吃饺子的习惯,在大年三十儿守岁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用来包饺子的面不能全都用光,要剩点,说这样是年年有余粮。包饺子也不能干巴巴的包,要在饺子里加点料。通常都会在饺子里放几枚硬币,预示着有钱。说是能吃到加“料”的饺子会好运连连,小孩子们也会为了吃到“好运”而多吃几个饺子,或者是动点儿心眼儿,包饺子时,偷摸在饺子上做个记号,然后在吃饺子时仔细观察,看看哪只饺子肚子里暗藏乾坤。

早在三十儿前,每家每户就买好了大堆大堆的鞭炮,到了除夕夜,吃饺子前先点上一挂长长的小鞭,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十二点的钟声,新年就到来了。

到了初一,就要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孩子们穿上里外都是口袋的新衣服去拜年,回来的时候,每个口袋都是鼓鼓囊囊的,脸上美滋滋的——既得了压岁钱,又得了一大堆的糖果。

从大年三十儿到正月十五,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十五元宵节,吃汤圆、赏灯,再热闹一回,春节就算过完了,十五之后,大人都回到工作岗位,孩子们则在意犹未尽中盼望着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600字七

我最喜欢过的是春节,今天,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些春节习俗吧。

一进入腊月,走在各个小区,我们便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家的阳台上挂满了腊肉和香肠,商家也挂起了灯笼、贴好了春联,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新年到,龙灯锣鼓敲打敲”,“新年龙灯游万家”这是流传在奉化的两句俗语,新年盘龙灯,从明代至今,是奉化民间的一大传统习俗。“新年见着龙,八十老翁耳不聋。年年见龙灯,九十婆婆还能穿针孔……”古老的民谣,说明在奉化舞龙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还包含着对龙的图腾和对新年的祈福。但现在,大街小巷上,却很少有盘龙灯的了。

过年,从“腊八”拉开序幕,为过年做一些准备,很多人家要磨粉、做年糕,还要腌制和晾晒鱼干、腊肉等传统食品。奶奶也不例外,有时还拉着我帮她做活。?爸爸妈妈放假了,还会给我带一些“年货”。爸爸的朋友都送来各种海鲜,吃都吃不完,怕坏掉,只好也送出去,基本是这家送来的给那家,那家送来给这家。

从“除夕”开始,忙碌的“年事”告一段落,人们开始享受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我的亲戚们都来我们家串门,喜悦的氛围一直可以延续到元宵节。

“正月初一”是春节。人们欢欢喜喜地早起,穿新衣、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早餐时,全家人都要吃汤团,寓意“团团圆圆”。而且客厅的桌上总是摆满麻饼、芝麻糖、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水果等等食品,让我一饱口福。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我们都开开心心地收红包,而爸爸妈妈却送礼、发红包。

大约到初七,爸爸妈妈就要上班了。而我们学生则是过完“正月十五”才报名上学,春节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 2/2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600字七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家乡的民风民俗六年级作文600字七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