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肝癌妈妈许烈英和骨肿瘤女孩王思蓉作为“创伤后应激者”,在承受巨大的身心创伤的过程中,不忘挖掘出自身积极的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人间世》观后感心得感悟,欢迎阅读!
《人间世》观后感心得感悟1
“以真实取胜”“跳动的真实最有力量”……几乎是一夜之间,《人间世》火了,豆瓣评分高达9.7,短评多达1508条。对这部展现医院生活的10集纪录片,人们最多的评价是:真实。
《人间世》真实吗?确实没有觉出来,因为没有患者排几个小时长队却遇到一位不耐烦的医生的镜头,没有交不起钱时大夫瞬间改变的脸色,也没有医生为说服患者使用高价药时苦口婆心的场面……
纪录片使用了许多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如:飞奔的护士、快速推进的病床、飞奔的救护车、闪烁的警示灯、快速传递的止血钳和手术刀,而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如护士的大声呵斥、迷宫般难找到的化验室、住院部每天早晨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大扫除等,依然没看到。
一线医生特别辛苦,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是负责的、充满使命感的,这毋庸置疑,但并不等于说,我们就该无视医疗服务中尚有不少让人不满意的现象,甚至还存有制度性的缺陷。
相比之下,《人间世》呈现给观众的世界过于完美,只见医疗资源不足、技术瓶颈,不见人的问题,这与许多人的就医体验并不完全匹配,由此可能产生两种结果:首先,患者对医院服务产生过高期待,遇到不满意时,容易反应过激,成为“医闹”;其次,只看到改善技术的需要,却看不到改善服务的需要,则未来资金依然会偏重前者,可医护人员收入总没有显著提升,他们只是作为技术发展的附属品,则好设备真能充分发挥价值吗?
从刻画医院生态角度看,《人间世》并不完全真实,那么,为何它还能感动这么多观众?为什么还能得到网友如此高分? 因为,《人间世》表达了另一层面的真实,即:生命是脆弱的,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失败。
在我们的教育与文化中,往往回避死亡,或将其功利化,用“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一笔带过,可问题是,“泰山+”与“鸿”级的死亡都是死亡,对于当事者来说,结果完全一样。
《人间世》观后感心得感悟2
《人间世》,趁着带娃的间隙看完了,对于生死,此刻的我和还是孩子的时候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想每一个人,一开始都不知道生死意味着什么,一直到自己的亲人离开,才知道死亡,就意味着永不再见。就像王学文说的那句:对于生和死,我是买了票的人,而你们是门外的观众。生命的开始到衰亡,是一条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区别只在于,有人走得快一些,有人走得慢一些,有人的路程原本就短,有的人是条障碍越野。
父亲癌症去世和女儿出生在同一天,7个小时我就经历了至亲的生与死。我不知道老天为什么要给我这种磨难,但也许这种磨难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去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在乎活着的每一天,在乎我爱的每个人。
第一集看的就是张丽君,查出癌症的时候怀着5个多月的身孕。”我的世界很小,我的世界里都是我爱的人“。我不知道是天性乐观,还是孩子给了她力量,一直看到张丽君都是笑容满面的模样,在镜头外都能感受他们之间那么浓的爱意。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可能会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会更在意自己爱的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更加珍惜生命。当了妈妈以后更能体会到刚看见孩子出世,每一天都可能分离的那种万分不舍和担忧。张丽君说,她要珍惜自己现在所有的能力,那几乎就是向死而生。
接下来是陈莉莉,王学文,身为女人,身为癌症患者家属,越来越能体会他们的纠结,痛苦和无奈。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去往天堂,也每天都有人来到人间。在面对离去的时候,我们该用什么态度?我在想自己会不会舍得捐献器官,也许会,也许不会,都是一瞬间的念头,但却会改变许多生命的轨迹。看这些片子的时候常常会代入自己,却不敢再细想下去,愈发觉得珍惜生命是件多么重要的功课。
父亲生病,自己怀孕,这才频繁接触了医院。医患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病人对医生有过高的期许,个别医生确实有违医德。可这不仅仅关乎良心。医生这份职业的高强度工作与收入的不匹配,医学这门终身需要不停学习的科学总是滞后于疾病的发展,而病情的千变万化,每个人病人的独特性对医生的要求又非常高。我总觉得,要达到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真的有很长一条路要走。医生在面对了许许多多的病人之后,也会渐渐变得漠然,能把“总是安慰”这四个字做好,已实属不易。
这世界充满了风险,那天看到一则消息“一场车祸,撞死了正要去体检的祖孙三代,只留下了怀着二胎的妈妈和爷爷”,就在自己家门口。所以请好好珍惜尚在人世间的每一瞬间。
《人间世》观后感心得感悟3
最近有家人患重病,带着一种很奇怪的心态点开了这部纪录片,不是好奇,也不是担心,说不出动力就单纯想看一看这一部大名鼎鼎的纪录片。
不出所料,每天中午趁着午饭时间看一集,从第一集开始,每天哭一次,我笑称每天排一次毒也不错了。不知道节目组选取素材的时候有哪些考量,但我能从每一集、每一个主题里收获到一些力量。
?坚定
至少现在可以确定的事,如果意外来临,我愿意做一个器官捐赠者,没有哪一刻真正感受到了器官捐赠的伟大,突然很疑惑,过去自己是为什么对器官捐赠存有迟疑,实在想不起来,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原因。
?愤怒
以上就是《人间世》观后感,《人间世》观后感心得感悟最新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人间世》观后感,《人间世》观后感心得感悟最新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