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心得体会

时间:2022-03-25  分类:总结
植树节。

当我们走在路上,不管什么季节,总能看到花朵。它们就像季节预报员,看到他们就知道哪个季节到了。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火红的杏花竞相开放;盛夏,荷花伴着荷叶在水中跳舞;秋天,蒲公英在风的帮助下环游世界;冬天,梅花凌寒傲放,做“东风第一枝”。而它们的香味各不相同:有的浓郁,有的清淡。

当人们心情不好时,能听到鸟儿在树枝上歌唱,鸟儿的歌声就是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当然,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鸟的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老鼠的能手。我国长白山的原始森林至今完好无损,没有哪个角落被虫子毁掉或病虫害泛滥的情况,正是因为有啄木鸟、黄鹏等森林卫士的功劳。

当我们出去郊游,在水里看到的小鱼正吐着泡泡,一些烦恼也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吧。虽然说“水至清者无鱼。”但是有的鱼也会改善水质。正是有了这种鱼,才能使河、湖里的水十分干净。

……

这些,都是大自然我们的礼物:清新的空气、季节预报、鸟儿助手、干净的河水……我们也应该保护它,爱护它。

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心得体会4

常以一个学生严谨的态度去看待自然,看她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品她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读她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每天傍晚,告别学习的疲惫,闲倚在窗边,看那轮红日缓缓落下,尽管周围有一些建筑物挡住视线,可我仍然满足,欣然。我从不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带给我遗憾的,或许就只有“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罢了。也许,被高高低低房子遮得不堪的夕阳并不美丽,但在一个善于欣赏者的眼中,残缺就是美,这就是自然与发展的碰撞!

然而,逐渐的,“发展”开始变得贪婪,当我一天天来到窗边时,才发现建筑物也一天天增多,而那本来就残损的夕阳已逐渐被挡得支离破碎,与此同时,空气也已逐渐浑浊,以至于我连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辉,也看不见了。当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发展与环保已不再平衡了!

常问自己,难道人类不需要发展吗?可发展了,环保又怎么办?但是,心中又有另一个声音在呼喊,若无发展为基础,又何来环保可言!这确实令人纠结,可换个思维想想,难道两个稍有对立的事物,就不能共存吗?

诚然,科技要发展,人类要进步,但却不能以环境做牺牲品。“树林荫翳,游人归而禽鸟乐也。”可见我们的祖先竟如此的热爱自然,可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唯有汗颜。的确,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要爱护环境,可在喊完口号后,我们又做了什么?是让工厂继续不加节制地排放废气,还是让片片绿林走向尽头?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而且值得我们坚持——必定要发展,也必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可关键在于这危害是小是大,是否超过了我们的大自然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的不是在发展和环保间争个高低,只要找到了那个动态平衡,我们就一定会还自然以一个全新的面貌。

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心得体会5

在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大地之母孕育了各种生物,我们共生在这大地,而在大自然中似乎也很奇妙地维持着一定的平衡,薪火相传使得一切生生不息—但有天,这样的平衡被破了。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似乎顺理成章成为了整个大环境的主宰,支配着一切,使得我们的生活安定又舒适,却也在同时迫害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大鱼大肉经常是现代人饮食的写照,为了满足人类如无底洞的欲望,渔民大量的捕捞,使得许多鱼来不及长大甚至繁衍后代就被人类食用,最终海洋资源枯竭,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燕窝、鱼翅。人称的“人间美味”与多人不惜花大钱想尝尝,因此许多不肖业者仅为了取得动物身上的一小部分便将其害死,那样冷血,那样残忍, 这样的食物你还咽得下吗?

在生物界中存在着食物链,每一环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人类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为了永久共生,我们能做些什么?选择吃素便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二来更可以维持身体健康,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方法;另外也可以拒绝购买用动物毛皮做成的衣服、包包,这样才是真正的时尚,真正两全其美的 办法。这些行为并不难,却深具意义且可贵,可贵在那份想回报给大自然的心。

生命值得受到尊重且真诚的对待,过度捕捞、滥砍滥伐只会破坏这刚刚好的平衡。植物、动物。没有人可以任意剥夺它们的生命,想要和平共存——那么爱护生命,便是我们要学习的课题。


-->> 2/2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2022我住江之头观后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