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

时间:2025-11-17  分类:总结
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范文(通用27篇)17

8月2日那天,我和家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电影院观看了这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南京照相馆》。

故事发生在1937年南京城里的吉祥照相馆,这里本来是让人们拍照留念的地方,可日军的侵略让一切都改变了。邮差阿昌、演员毓秀、照相馆老板老金……这些人躲在照相馆,被迫为日军洗照片。他们发现日军的罪证,看到了无数同胞被残忍杀害,为了揭露日军屠城的真相,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照片成功送了出去。

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天,老金自豪地拉下了一幅幅拍照背景幕布:故宫、西湖、万里长城……那一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喊出了捍卫祖国领土的决心,山河破碎,但精神永在。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和先辈们对祖国的敬爱!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侵略者的憎恨。曾经繁华的南京城,如今变成一片废墟,曾经生活幸福的人们,如今遭遇迫害。有的小孩在大街上撕心裂肺地哭喊,寻找妈妈;有的人把妻儿送走了,却再也无法相见了;有的被集体屠杀,鲜血染红了原本清澈的秦淮河……我忍不住握紧了拳头,眼中饱含泪水,心如刀绞……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范文(通用27篇)18

看完《南京照相馆》的深夜,我翻出历史课本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章节。曾经觉得冷静的铅字,此刻与电影中晃动的镜头重叠——暗房里显影液中浮现的焦黑躯体,与教科书上“30万以上平民遇难”的数字,突然都有了灼人的温度。

影片将宏大灾难压缩进吉祥照相馆的方寸之间。这里曾映着南京城的四季:春天有穿蓝布衫的学生,秋日里有卖糖画的小贩。可日军的军靴踏碎玻璃后,橱窗里是日军狞笑的嘴脸,外面是蜷缩的百姓。这种割裂感,让“文明与野蛮的碰撞”不再是课本理论,当血腥具象为镜头,所有文字都显苍白。

翻译官王广海的挣扎令人窒息:他西装口袋插着日军钢笔,却在暗房用这支笔标注遇难者姓名,血渍晕染了《论语》里“仁义礼智”四个字。这种在妥协与抗争间的徘徊,比单纯的英勇更真实,像南京安全区里那些周旋于日军与难民间的国际友人,光辉藏在灰色地带的缝隙里。

日军摄影师伊藤的暗房是尖锐隐喻。他说“光影是时间的琥珀”,却用镜头封存暴行。当他指导摆拍“亲善”照片时,百姓泪痕未干的笑脸,让我想起历史虚无主义的篡改。而吉祥照相馆藏在墙缝、邮包、水袖里的胶片,成了对抗遗忘的武器。

片尾的啜泣声里,我忽然明白,我们对历史的认知隔着屏幕与书页。就像老金的小孙子,直到亲眼见邻居倒下才懂藏照片的意义——记忆需代际传递才成民族基因。参观纪念馆时,墙上密密麻麻的姓名,让我懂了阿昌摩挲照片的举动:记住名字,是对抗遗忘的开始。

作为高中生,我们早过了非黑即白的年纪。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像守护胶片的人那样,做真相的守护者。模拟联合国的陈述、论文里的证词引用,都是接过老金们的接力棒。

暗房红光会灭,但胶片定格的真相,永远是照亮前路的光。每个时代都有“暗房”,我们的责任,是不让任何历史在黑暗中褪色。

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范文(通用27篇)19

7月28日,我和妈妈去万达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的开头,以邮差阿昌的视角出发。他为了帮助一对夫妇找信,错过了离开的车。他被迫留在南京城里,为了活命,不得不冒充照相馆学徒,在日军翻译王广海的胁迫下,帮助日军冲洗底片,因而遇到了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白天,他和毓秀假扮夫妻,晚上在这里学习冲印手艺。可最终,这九个人,只有毓秀和老金的小儿子活着走出了南京,并将日军的罪证公之于众。

电影中毓秀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一名中国伤兵,这名战士也知道这会让大家被日军定下死罪。于是他找了个机会,偷偷藏在日军的车子下面,在一个日本军官撬下南京城墙的砖,想要搬回车上时,他冲出来,用这块砖,狠狠地砸在这个日本军官的头上,一下,两下,三下......但此时有无数的日军从四面八方涌来,这名战士也在日军的围攻中倒下了。整个过程,王广海都在旁边看着,他没有阻止那名战士,却也没有帮助日本军官,我想,他的内心一定非常纠结,跟随日军做翻译的这段时间,他见证了日军的残暴,中国人的血性让他无法阻止这名战士;为了活命,他也不能攻击这名战士,所以他选择站在旁边,眼睁睁的看着这个日本军官死在同胞的手中。看到这儿,电影院中十分安静,我也共情到了当时这位战士的绝望。我一直在想:他为何不逃?不,他不是不想逃,而是退无可退,作为中国人,他只能放手一搏。

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历史,照片会褪色,但历史永不褪色!就像阿昌、毓秀和老金一家说的那样:“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范文(通用27篇)20

在2025年的暑期《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如一声沉重的警钟,在大银幕上敲响了那段被岁月尘封却不容忘却的历史。

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为故事核心。原本承载着百姓美好回忆的照相馆,瞬间沦为人间炼狱中的一隅避难所。邮差阿昌为了求生,冒充学徒开始为日军冲洗底片,却未曾料到,那些显影出来的画面,是日军屠戮同胞的铁证。这一情节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我仿佛也置身于那暗房之中,与阿昌一同被愤怒与恐惧交织的情绪所笼罩。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且立体。阿昌从最初只求活命的胆小邮差,在目睹同胞惨状后,逐渐觉醒,拼死守护底片;毓秀虽身为女子,却有一身傲骨,与阿昌默契配合,在日军眼皮底下周旋;老金作为照相馆老板,沉稳坚毅,为众人出谋划策。而日军摄影师伊藤的虚伪、翻译官王广海的复杂,也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伊藤表面上的温和,掩盖不了其内心的残暴,王广海在利益与良知间的挣扎,让人心生感慨。

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1938年,华东照相馆的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冲洗加印日军暴行照片,与爱国青年吴旋接力守护,最终成为审判战犯的重要证据。影片将这一历史事件巧妙改编,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在绝境中对正义的坚守和对真相的执着。

观影结束,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南京大屠杀不再是课本上那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是无数鲜活生命的消逝。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2025年,这部电影的上映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传承先辈们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让世界看到那段真实的历史,警惕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我们应当从电影中汲取力量,努力让国家更强大,让悲剧永不重演。

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范文(通用27篇)21


-->> 6/8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