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5-10-04  分类:总结

(二)切实做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工作。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三权分置”的核心要义是放活土地经营权,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发展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首先要解决“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三)切实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户获得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基础,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件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

同时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几年前,我市就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并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交易管理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集体“三资”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进行清产核资、规范农村集体产权管理。

2、积极探索xx农业产业发展新路

一是科学制定我市农业农村总体发展规划和差别化区域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选准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定位、模式和发展能力、规模的产业振兴规划。避免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发展格局。

二是坚持走出一条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区域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xx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华丽转身,由此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着力打造四大园区。即:一是以潭西镇、上英镇、河西镇、博美镇、甲西镇、南塘镇、湖东镇、内湖镇为核心打造优质现代粮油产业园区,以水稻、蕃薯、花生为主导产业;二是以八万、陂洋镇、铜锣湖、西南、大安镇为核心打造优质水果产业园区,以荔枝、龙眼、菠萝、香蕉、沙糖桔、三红柚为主导产业;三是以大安、博美、内湖、桥冲、南塘、湖东、甲东、碣石、甲西为中心,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以大蒜、萝卜、淮山、芝麻、西瓜等为主导产业;四是以西南、大安、河西、金厢、碣石、甲东和甲西为核心打造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园区。

四是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强农战略。要积极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业”,按照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建设一批具有长效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要围绕“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总体要求,打造一批独具一格的特色小镇,发展红色旅游、滨海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狠抓科技培训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技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专家+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巩固推进落实“专家联点联系、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建立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推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提高农业技术指导的到位率,不断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农业产业经济效益。

4、强化质量监管实现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理念,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水肥一体化”等农业项目,引导种植大户转型升级,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引导农民发展反季节、有机果蔬和特色种养,指导农业企业、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农产品抽样检测;

要坚持绿色导向,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通道,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让群众消费放心,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5、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切实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完善农业支撑体系,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促进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拓展大蒜、萝卜、沙糖桔、蕃薯、芝麻、鱿鱼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链条,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专业特色种养带,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让农业真正成为有钱可赚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6、拓宽流通渠道助力产业发展

致力培育和扶持营销大户,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电子商务无疑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电子商务切实解决了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等、农产品销售等多种传统农业生产在对接市场时产生的问题,互联网不仅带来了资金、客户,更会反过来调优农业生产结构,集约化、规模化的订单式农业生产和与市场的紧密对接,搞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收入增加。

7、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助力产业振兴

要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农业大项目落户我市,助力xx农业产业发展;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以企带农,促进农业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积极与社会资本对接,与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对接,承接产业,努力推动产业发展新突破;

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服务,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落户xx,以招商引资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旅结合为纽带,以精深加工为突破,采取外引内联、扶大壮优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引进绿色大项目,打造产业大集群,走出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化发展新路。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14

叶县地处中原腹地,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当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的扶持下发生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为实地了解叶县乡村振兴的实施情况,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专项调研队深入叶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活动。

政府表率,守好乡村振兴第一线

在进行调研之前,团队首先来到了乡政府,与政府人员进行交流对接,乡长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进入乡政府的庭院,一个悬挂“乡村振兴局”的房间映入眼帘,队员们不由得感到好奇。在和乡长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建立“乡村振兴局”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帮扶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与此同时,乡长还说:“为了度过五年过度时期,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一方面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稳固的提升机制,保证脱贫成效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国家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苦一些累一些不重要,看到农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就满足了”。乡长的话虽然质朴,但却道出了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心声。听了乡长的话,队员们信心十足,迫不及待地想要展开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成就。


-->> 13/15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