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经验
1、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庞各庄小学给我的印象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层级管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既保证了校长的宏观调控权力,又能极大的调动中层干部、班主任老师、科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的管理严格而又民主的,学校重大制度的出台由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再交教职工大会讨论,执行制度严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实行层层承包责任制,校长、中层干部、教师职工,谁都有明确的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学校管理层有较高的素质。管理层素质越高,学校也就办得越有特色。管理层的核心就是校长,校长办学要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要把学校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要搞出什么样的特色,校长要有自己的主见。
作为校长,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和前沿的理念,能敏锐地捕捉前沿课题,准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善于分析和借鉴成功的办学经验,掌握先进的学校管理知识,立足于社会大背景,确立学校改革的方针和举措,以科学的教育观谋划学校的发展,以科学的发展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创新。校长要具备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必须注重从教育方针、法规、制度等方面来聆听,开发自己,在开发自我,熟悉政策法规、法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学校的新发展、新思路,从而引领教职工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体现风格的.办学特色,把学校的优势、强项最大化。
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封闭的灌输走向开放的引导,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使教学更具立体化和可视化。校长还应具备统领全局和驾驭工作的能力。
既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又做到善于用人,做到用人所长,避其所短,让他们高兴的工作,开心的育人。要统领有方、驾驭自如,使各项工作都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校长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以自己的为人来吸引人,潜心好学,勤于思考,踏实肯干,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功。
2、服务意识到位。以真诚无私的奉献赢得学生信赖,家长的尊重,社会的信任。更好地为学生、家长、社会服务。
在庞各庄小学考察时,副校长给我们介绍时说,学校的教育就是为社区服务,每个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他们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一月内,家访率必须达到100%,必须亲自登门家访,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并及时将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通报家长,达到家校共同育人的目的。在教育教学中如需要同家长沟通的,也必须是亲自登门拜访,不允许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从这一小事,就充分体现了学校浓厚的服务意识。
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树立服务意识,提倡“走进学生”、“蹲下身来看孩子”,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个别化的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使教育全面走向生本。
学校的优质服务理念还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庞小”精心创设了满足学生学习、运动、身心发展多种功能需求的育人环境,将墙壁、花草、庭院、雕塑都提炼为育人元素,充分利用一切空间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成长提供最佳环境和广阔舞台。譬如,在课桌椅的订制中,也是以学生的舒适、便捷为原则,严格筛选供应商、精心商榷制作方案。
在考察中得知,庞各庄小学无论大事小事,无处不体现了学校的服务意识,处处为学生着想,事事从学生出发,怎能不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呢?
3、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庞各庄小学依托农村良好的教育环境,吸引了全市各地的优秀教师、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纷纷加盟,他们有理想、有学识、有朝气、有干劲,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教师队伍年轻化,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力量,年轻也就最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挖掘现代教育资源,他们精力充沛,适应能力强,学历层次高,能很快领会课改理念,创新教育机制。教师工作担子重,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工作积极性高,校长介绍说,每位教师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有的教师任教两个班的主课外,还主动要课上,这种敬业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4、教育经费有保障。学校经济基础雄厚,区政府不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学校只需考虑如何发展,经费投入的问题不用操心。校长也不用为经费东奔西跑,主要精力都投身于搞教育教学,研究业务。
5、开设田园教育课
踏进学校,鲜花盛开的花圃、瓜果满架的农艺园以及鸽子、乌鸡、孔雀并存的雏鹰实践园,一一映入眼帘。安x的田园式校园里,四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在室外上田园课。松土、刨坑、分苗……今天的课目是种白菜。9岁的田芳小心翼翼地托起育秧钵,将秧苗轻轻倒出,植入坑中。
“这些学生都是农家子女,由于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心疼,绝大多数以前都不会耕作,不识农时。__年4月,学校提出以乡土文化立根,开展田园教育。春天,种花播菜种;夏天,拔草浇水防治病虫害;秋天,收获;冬天,育苗。一年四季,学生不离农事。”庞各庄二小校长杜少岗介绍,除了学校的专业老师外,他们还请来大兴各村的种养殖能手、农业技术专家当老师。
目前,学生们种植了20多种作物和10多种花卉,高年级学生还开设养殖课,雏鹰实践园里五十多只鸽子、兔子、孔雀、鸭子、乌鸡,都由学生喂食、打扫棚舍。
“老师,我到图书馆查了资料,鸽子大致分信鸽、肉鸽、观赏鸽三类……对吗?”五年级一班的高歌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问老师。庞各庄二小的田园教育侧重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在动手种植与养殖中发现问题,自己借助书籍、网络、请教农业专家寻找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这点恰恰是我国学生的薄弱之处。”
田园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学会耕种、收割,还把乡土文化、农业发展历史渗透在点点滴滴之中。学校展室里,收集展示着石磨、铡刀、耘锄、粮斗等20来件农具;教室外墙上,美术教师手绘出一幅幅古代农耕图;“葫芦艺苑”、“向阳轩”、“棒棒班”等特色班级的同学们,分别研究葫芦、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的历史,挖掘其文化内涵,作为班级精神。“葫芦有个大肚子,我们班就崇尚宽容大度、朴实无华的精神……”“葫芦艺苑”班的王然自豪地介绍。
四、几点感悟
通过考察学习,感悟很深,收获不小,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方面不如这些先进学校,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经验,共谋滕州市教育发展。
1、环境育人尤为重要。我们考察的庞各庄小学,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得十分完美,校园清洁优雅,文化气氛浓厚,充分利用墙壁、走廊、门窗办起了墙报专刊,名言警句、书橱等,营造了浓厚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随处可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2、要确立全面的人才观。一是要确立学生必须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及劳动技能、艺术修养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二是要确立教育个性化观念,要认识到“无个性即无人才”,在学生品德、文化、身心素质充分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其特长。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单看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优劣,科学文化知识仅占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出身社会有立足之地,那还要各方面综合发展才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在平常的教育当中,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使其充分发挥潜能,掌握一技之长,才可能有用武之地。
3、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曾经有个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哪怕再差的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有可塑之处,我们当教师的要树立每个孩子都是好的,一切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一切学生都有发展潜能的思想。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成绩稍微差的学生,教师就把他们打入差生之列,认为他们不可教,无药可救,这是不对的。我看过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案例,使我深受感动,在我们看来“无药可救”的学生,李老师把他视为知心朋友,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他的耐心引导和教育,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将其转化为优等生。作为教育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也显得尤为重要。
4、和名校相比,我们差距甚大,仅师资配备情况来看,以我校为例,在25位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就有8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32%,由此可见,学校教师老龄化相当突出,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新的教育理念接受较慢,观念较为陈旧,素质教育留于形式,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再者,教育收费规范过后,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缺乏造血功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相当困难,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校长们要想改善办学环境,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用于东奔西走跑项目、筹资金上。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没有奖金的刺激,教师积极性也相对不高,发达地区学校教师是争着找事干,而我们大多数学校则有事找不到人做,原因何在?奖励机制还不完善,有付出无收获,激发不起教师的积极性。
当然,面对困难,更要迎难而上,展望未来,教育前景光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深刻变革,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化严重制约着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试教育的疲劳战大有俞演俞烈之势,屁股与板凳保持一定的温度还仍有人推行。要推进教育的发展,就必定要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科研上,向课堂要“双基”,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变成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作为教育的管理者,更应该更新观念,切实推行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才能让教育迈上更新的台阶!
以上就是校长个人述职报告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校长个人述职报告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