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
四、避免个别学生作秀,落到实处。
现阶段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帮助别人,学会是别人得到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合作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如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强化训练、巩固,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因内容调整而使教案为动态的"教案",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对学生的一丁点成绩,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内容要设计的少而精,给学生以足够的交流时间。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紧要使用,更要结合我们及我们的学生实际选择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通过本周的新课学习,很明显的感到,经过了长时间的假期修养,学生们的状态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相反,很多学生似乎越发的失去的对理想目标的拼搏和进取精神。他们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差生,都无一例外的不在状态。他们这些表现让我很是费解和头疼。也许真的到了需要开一个主题班会的时候了。
从学生的现有状态来看,下一步,我需要在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更好的将学生的在校学习意识加强。
任何事情都有高潮和低谷,纵然是简单的单纯的课堂教学也无一例外的呈现这种特点。本周的公开课的效果在我的预料之中,课堂氛围并没有出现领导们想那样的情况。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小组磨合,学生相互熟悉了每个人的学习特点,知道了各自的优缺点,甚至于出现了厌烦的情绪。我不否认,在班级管理中,我依然存在漏洞,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疲劳期的到来。学习,本身就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事情,如果学生出现了大面积的厌学情绪,我想所谓的小组合作就成了一纸空文。
自从新学期开学以来,学生的学习状态很不好,更多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组长的积极主动引起了小组的逆反情绪。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主动,浓厚的学习氛围,远远要高于所谓的模式。所以,我接下来的任务,将一如既往的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整班级学习氛围上下文章,只要这些做好了,任何老师到我的班里上课,都会组织起一节高质高效的成功的课。
小组合作学习从实施到此刻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好处。此刻就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1.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研讨、合作等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课堂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还给了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学生由被动的理解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承担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帮忙、促进者的主角。课堂上学生透过小组讨论,利用群众的智慧,在教师的帮忙下,自主地完成对教学资料的学习。用心、主动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正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这位学生所在的小组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预习时必定要查阅超多的资料,可能比老师还要多,而且在选取上会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愿意听。学生的创新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小组在听讲过程中有不懂的随时能够对质,如果汇报的小组没法回答,老师再给予澄清。真正能做到“学生会的老师必须不讲,老师讲的必须是学生最想听的”。坐在下面听讲的学生更是期望能评价上面讲课的同学,在讲课的同学讲完后,同学们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复习和总结,从而保证了物理课的持久吸引力与高效率。
3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因此,他们得到的不仅仅仅是学会了合作,更大的收获在于得到了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其精神是愉悦的,心态是用心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但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
一、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出现这种“冷清”的场面,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如果座位安排不合理,指导不够得力,活动之前没能对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激活,这些都可
能会抑制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分析,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潜力不强,也会影响合作。另外,课堂的紧张气氛也会使学生无形中背上思想包袱或造成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合作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透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语言表达潜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较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
透过仔细分析,发现出现后一种状况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他们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他们干脆置身事外;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喜欢自己琢磨,喜欢独处,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他们有潜力说,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在合作中缄默不语。另外,就发言的机率而言,一般是男生多于女生,性格外向的多于性格内向的。还有,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对话题感兴趣的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三、学生的合作不充分:
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资料多、任务重,教师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一些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教师就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许多学生只好被动地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
四、主角的落实不到位:
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每个组各成员的学习、潜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搭配不够均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员。由于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也不敢过多地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充当报告员,使他们的潜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五、教师的评价不全面:
以上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