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屋;
这是一个老屋;
这是一个老屋……
(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图中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旧,那么慈祥……它想倒下去,却总也倒不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故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
1、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2、老屋总也倒不了,是因为——
(1)小花猫要来避雨
指生读第3自然段。
注意“暴风雨“中暴字法,理解“老花”含义,感受老屋“老”。
指导学生读出小猫可怜语气。
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回答呢?
指生读第4段。你觉得老屋是个怎样人?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热心助人品质。
师:小猫走了,它们认真道了别,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这时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它是——
(2)老母鸡要在这里孵小鸡
①指生读第7段,了解老母鸡困难。你们猜一猜,老屋听了老母鸡请求,它会怎样回答呢?
②生说自己猜测,并说出依据。
③师及时评价,肯定学生思考。
④指生读第8段,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结合旁批,想想此时老屋心情。
⑤体会“低头”“吱吱呀呀”等词,读出老屋因衰老、体力不支而带来疲惫感。
⑥指生分角色朗读第7—10段,注意读出老母鸡请求和老屋体弱却平静语气。
师:二十一天过去了,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你觉得老屋会倒下去吗?会不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呢?
(3)小蜘蛛要在这里织网捕食
①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第11—17段。
②指生回答:
A、谁又来找老屋了?它提出了什么请求呢?
B、老屋会怎样回答它呢?
C、老屋最终倒下去了没有呢?
③读了这一部分,你觉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质?
④师小结:破旧老屋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小动物度过难关,它那舍己为人精神让我们感动万分。可是越来越老老屋最终会怎么样呢?
三、想象情节
1、师:老屋听着小蜘蛛故事,过了一天又一天,老屋越来越老了,它会一直站在那里,听小蜘蛛给它讲故事吗?
2、仔细阅读课文,并发挥你想象,老屋还可能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小动物吗?它们又会有怎样对话?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3、组内交流,推荐优秀同学展示。
4、师:老屋不断帮助别小动物,估计它不会倒了吧?你能来猜一猜老屋结局吗?
5、学生续写故事结尾,师巡视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创造故事结尾依据是什么。
6、班级展示,评出创意故事结局。
四、小结
1、学生谈自己在本节课收获。
2、师:预测故事发展,要有一定依据,文章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当然,预测内容可能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前准备:
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评: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评: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方式。
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评: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评: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以上就是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