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优秀

时间:2025-05-11  分类:总结
众所周知,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要做好这份最光辉的职业,却不是那么的简单。初次接手四年级,面对一群处于孩童与“小大人”之间的孩子,除了兴奋,更多地是一份无措、一份担忧。44个孩子,背后就是44个家庭的期待,而我,方踏上三尺讲台,有能力来管好他们吗?能让孩子们都喜欢我,喜欢我这门课吗?就是在这样的徘徊、迟疑中,我开始了我的本职工作。

教育,就是一朵花去浇灌另一朵花的过程。孩子其实是这世界上最单纯的动物,他们渴望被爱,渴望被重视。孩子也是这世界上最敏感的动物,你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在他们稚嫩的心中会留下无法抹去的痕迹。“用心去爱孩子”,是我在迷惘中找到的方向标,这就如同灯塔给航船指明了航线般,让我看到了光明与希望。

在正式接手这个班之前,热心的前班主任已经将班里的情况向我透了底,我也在开学前的大扫除中得知——班里有部分孩子很想当班委,但是以前都是老师委任的,所以总也轮不到他。面对这一情况,我内心进行了“天人交战”:有人说过“最好的管理模式就是希特勒的独裁制”,如果我这学期沿袭以前的班委体制,我将会省下很多训练班委重组的时间,在工作中会轻松很多。但是,这对另一部分要求自己提高的孩子却是极不公平的。老师的一切就应该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累点、苦点又算得了什么呢?陶行知先生的话让我毅然决然地采用“毛遂自荐”进行了班委改选......虽然,将新班委培养起来的过程很辛苦,可是,我乐在其中。大半个学期下来,效果也比较喜人,班委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间由于都是民主选举的,大家对班委的工作也很配合,整个班级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向上的新风气。这更让我明白了:我的辛苦,值得!虽然在他们的成长中,我们也许要付出更多,但你得到的,远比你付出的要快乐很多、很多。

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烦心,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 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那份满足是无以言表的,这时,你会觉得付出的再多,工作的再苦,那也是心甘情愿的。因为,我的生命有了新的价值!

用真情换真心,成为孩子们的贴心人。

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而一个高高在上,固守“师道尊严”这冰冷教条的老师,只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在接手我现在这个班级的第一个月,班里一名男生的爸爸因车祸去世了,才十一岁的孩子就没有了爸爸,这对孩子的影响将会多么巨大,这孩子以后肩上背负的担子将会多么沉重!孩子在请了一个星期假后回来上课了,看着孩子稚嫩的脸上多出了那么一丝漠然,我的心也随之疼痛。孩子讲话没以前多了,孩子活动时不爱玩了,孩子作业开始马虎了……这一点点的改变,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周末,孩子妈妈有事晚来接孩子,让他在教室做作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契机,一个我跟孩子交流的时机。我从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入手,然后慢慢地转向孩子的生活,问及孩子爸爸的时候,孩子哭了……看着眼前的孩子,我没有过多言语,而是让他尽情地哭,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宣泄对孩子来讲,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孩子情绪平复后,我个孩子讲了一个故事——《阴影是条纸龙》,一个浅显但却又让人回味的故事。孩子听完后,沉默地低下了头,等他再次抬起那颗倔强的脑袋时,我分明看到了他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坚定。以后,我每隔几天,就会给他看一篇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有自己的深刻含义。慢慢地,孩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只是这笑容比同龄孩子更多了一份刚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懂得要用爱来武装自己,只有爱学生,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般来关心、呵护,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满阳光。

一位教育家讲过这样的话:“对于小学教师的要求的第一点是由衷地热爱儿童,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最多的教师,而是最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在这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就是“爱”,爱是工作成功的关键。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我们应该像孩子们的妈妈、姐姐般,去理解、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只有这样,每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些微进步、点滴成绩,才会发自真心的兴奋、雀跃。而他们小小的烦恼、挫折,我们也才能细心发现,从而及时地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

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必须重视情感投资,用师爱感染学生,时常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成为学生的贴心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感悟生活的同时,相信我对“奉献”一词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一个学生一朵花,我要让我的花园里开满花。” 我坚信:“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生命在工作中增值,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只要是对学生好的,那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的教学故事优秀7

大清早,刚一迈进教室,小组长就来汇报:“老师,王xx今天没写作业。”这不是第一次了,批评教育成了他的老常菜,他的作业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凭心情。刚坐下,还没等我回过神儿来,大队干部来检查卫生了,常哲铭又给班级添彩,往我脸上抹黑——扣分了,没戴红领巾、名签,指甲又黑又长。中午,又有人举报王一雪开小差,不值日,在下操场玩哪……没解决完这事,又出了那事,就是哪吒三头六臂也得累得喘不过来气,甭说我这凡人了。哎,累!费力不见效,费力不讨好。我可不想这样过。

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思想在一天天成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有时他们也会趁机偷懒,耍些小伎俩了……面对复杂情况,我该怎样面对呢?首先,应该找原因。王春健的父母离异了,只与一位年迈已高的爷爷在一起,无人看管,无拘无束的日子让他养成了不爱写作业,做事懈怠的坏习惯。常哲铭的课桌膛内总是一团糟,找一支笔也得费半天周折,而且不爱讲卫生,指甲长度总高居榜首,习惯已成为自然;王一雪在家里娇生惯养,职日总是缺席,有点缺少责任心……对于他们的这些“毛病”,我总是直接拿出强而有力的武器——劈头盖脸的说教,小到平时这些坏惯的严重性,大到将来人生路出现偏差。慢慢地,我发现批评他们的同时,却离我的目标并没有更近一步。看着他们那低垂的头、扑朔的眼神、死死攥紧的双拳,我明白了,批评虽然是一种直接而显性的教育方式,但实际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出发点好并不代表效果好,如果不能采取好的教育方式,效果未必好。

他们已不再需要教训,而是需要帮助。我该怎样帮助他们呢?我的力量已显得有些单薄了,可我想到他们有许许多多的成长伙伴,集体的力量是无形的、巨大的。因此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开展了丰富的班级活动。我把全班按组分成小队,每小队由组长负责与组员共议,为自己的小队命名,设计队标,并制定出进步图表,以贴各种标记的形式来体现小队的进步。此时,全班孩子行动起来,献计献策。有的小队叫旋风小队,因为旋风力量强大,横扫千军,可以代表我们小队的必然夺冠的信心,这是队员对此的诠释。有的小队叫烈焰小队,用熊熊燃烧的火焰做队标,寓意着小队就如火焰般灿烂、辉煌。有的小队叫飞翔小队,他们希望能展翅高飞,越飞越高。有的叫流星小队,因为他们想拥有永恒、持久的美丽……有了响亮的名字,孩子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随即,小队竞争机制也马上应运而生,从此小队间比作业完成情况、比卫生习惯、比文明习惯养成、比纪律约束……小队中每一位成员的荣辱都与整个小队息息相关。每周的评比会成了展现自己小队取得成绩的舞台,有的小队进步了,为获得了更多的标记而兴奋,有的小队出现问题了,比别的队少得了标记,全队人人都为之遗憾,但更多的是互帮互助,期待下一次的评比,再现风采。各小队之间总是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正如学者所说:播种下去行动的种子,收获的是好习惯。不完成作业的人没有了,因为他受不了内心的谴责和队内其他成员炽热的目光。就连课文没背诵下来,我也不用操心。看吧,课下他正在抓紧时间背诵呢?不愿背也不行,你受不了其他成员苦口婆心的督促。每个小队内成员谁都不愿拖整个小队的后腿,都想为队争光,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在各小队之间不断增强。集体的力量让他们每个人都自尊、自立、自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王春健、常哲铭、王一雪……已不再是我关注的对象,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努力,共同进步。集体的凝聚力慢慢汇聚,积极向上的班风逐渐形成。

反思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并不能只局限班主任一人,班级的主体毕竟是孩子们,他们自身的内驱力,才是行动指南。班主任要做好班集体的组织、引导,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从目标到方法,旨在以人为本,用集体的力量转化非团体力量,使之成为推进集体凝聚力形成的助推剂。

1、在小队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队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队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队负责,维护小队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班级小队化管理中不但小队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队与小队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合作小队的建立促进了小队内和小队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队争光;在竞争中同队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队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队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 3/6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故事优秀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我的教学故事优秀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