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声走进教室,此时离上课时间还有四、五分钟。教室里真吵!讲台下分明是一群炸了营的小蚂蚱。我足足盯了他们有一分钟,可我的学生们仍然各“忙”各的,对我熟视无睹。我不禁有些气恼,“师道尊严”何在?
我板起脸,渐渐地,学生中开始互相传递着一种表情,他们的眼神中纷纷游离出一种隐隐的担忧,那就是课前吵闹让老师生气了,小心老师要丢“炸弹”了,老实点……看到这幕场景,我忽然想起十几年前,自己也曾因为课前的吵闹,触犯了“先生”的尊严而“遭遇”严厉批评的往事,我一下子释怀了。这明明是孩童的天性使然,想想学生时代的我不是也曾祈盼着老师能走进我们的嬉戏中来吗?此时此地,我又何必绷起一副冷面孔在小孩子面前“扮酷”呢?
学生显然被我这副面孔给唬住了,我的心中流出一丝愧意。该怎么办呢?想起偶然一次在电视上看李咏主持的《幸运52》,一个“一枪打四只鸟”的手指活动让全场欢呼雀跃,我也教给这帮爱动的“小蚂蚱”们吧!于是多次示范动作后学生饶有兴趣地模仿,尽管有些学生因为手指不够灵活弄错了而引来旁边同学的一阵逗笑,但教室里始终洋溢着欢乐。此刻,我明显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教室里仍很吵闹,我却已不再为此苦恼。
一阵清脆的铃声过后,教室里安静下来,我鼓起掌来,并告诉我的学生们,“你们虽然第一次做这样的手指活动,但你们认真地做了,而且通过锻炼,你们的手指将会变得越来越灵活。”小游戏宣告结束,同学们虽意犹未尽,却也极爽快地把心思转移到了课堂上来。
语文课本《掌声》故事中,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由自卑孤独变得自信合群,并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学生在朗读课文后很受感动,接近尾声时,我问学生,“人人都需要掌声,有谁曾经把掌声送给你,你又想把你的掌声送给谁呢?”学生沉思片刻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没多久,一个男孩子顿悟似的谈起了这堂课前的那段“小插曲”,说他感动于老师在课前送给他的掌声,因为他的手指太笨了,既看不到“枪”,又打不到“鸟”,惟有老师鼓励了他。
这个男孩子的话刚一出口,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既是送给这个小男孩的,也是送给我的。
学生们纯真的心灵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对“师道尊严”有了全新的阐释──教师只有先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行好为师之“道”,才会得到学生们由衷地尊敬,才会有教师的尊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所以我特别注重寓教于乐。
我喜欢把整个教学过程用一个故事、一件事情为主线或闯关形式连接起来。经过很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形式学生最喜欢,情绪最高涨,效果很不错。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估算”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我们艺芳小学运动会的情境。艺芳为了举行运动会,体育老师买回一些体育器材,出示一些卡通画,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猜一猜,这些器材大概要多少钱?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紧接着要学生估算购买体育用品的总钱数、参加三项比赛的人数、拉拉队的人数、吃饭的人数。最后,老师为了庆祝比赛的胜利,带学生去娄底石马公园划船,请学生设计租船方案并估算哪种方案合算。整个设计由浅入深,把数学知识巧妙融合在运动会中,学生兴趣很高,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生都说这样的数学课堂像故事课、游戏课。当学生不想下课了,说明他们已把你的课堂当成了一种享受。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聪明的学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启航班也有十多个,感觉很安慰;由于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于是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就燃烧起来。在艺芳推行“1+1”课堂模式以来,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微笑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的教学中,尽量用动作去表示,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例如,我在教长度单位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时,让学生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时说“米”,伸出中指时说“分米”,伸出无名指时说“厘米”,伸出小指时说“毫米”,而且还依次说出他们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在以后的日子里,如学习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人民币单位、体积单位,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后,就能够“联想”到长度单位的手法和长度单位进率以及单位之间的互化,这样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容易。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尽可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素材,找到实施生活化数学课堂的突破口,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告诉我们,身教胜于言教。我一直遵循孔老先生的遗训,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感染学生,对语言的力量也心存不屑,但是今天几个孩子的话让我重新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有时候言教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昨天中午一个家长来学校找我,诉说着孩子种种不听话的行为。我也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也就肆无忌惮起来,对家长给予自己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偶存的感恩之心也如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大多家长对孩子束手无策。
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走进教室以后,没有讲话,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上了“母爱”。孩子们都面面相觑,有的孩子问我:老师,要写作文吗?”我摇摇头说:“不是,今天老师要给你讲一个母爱的故事,讲完以后,我们讨论一下有关母爱的话题。”一听说我要讲故事,孩子们都坐正了,屏息凝神的看着我。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故事优秀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我的教学故事优秀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