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我不是局限于让学生只会折1/2,而是给他圆、正方形等图片,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创造,使他们对分数的印象深刻,在自我探索中掌握了分数的知识。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生状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训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众所周知,做一个普通教师容易,但是,要做一个好老师则很难。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生,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同时,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才能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不能较好地组织教学,而是简单地教授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或者稍微补充一点课外材料。这就是一种普遍的教学观和教学现象。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缺乏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认识、缺乏组织课堂教学策略的表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科学、恰当地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教学有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要以生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是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此,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体现为“如何导”,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思维的启发引导、问题的点拨、质疑和解答、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怎样学”,即能否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受者、被灌输者。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教而不研终觉浅”。然而,在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教不研或只研不教。也就是说,教与研脱节。这都不利于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应该点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学以致用。
做一名数学教师容易,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就不容易了,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充满稚气的孩子。但面对一些个别调皮不听话的学生,特别是由逆反心理的学生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采取惩戒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威信。但要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靠惩戒是换不来的。我们可以更多可以通过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去爱、去表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他(她)们!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易学!了解学生,与他们同乐!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
激:代表有激情的教师,有激情的课堂;趣:代表有情趣的教师,有趣味的课堂;激趣数学:释放自己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感兴趣(基础):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作为教师在于课堂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其对数学知识感兴趣。老师就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技能,正确的教育观
兴趣能成功(关键):“为什么说兴趣能成功呢?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去钻研,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就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喜欢数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适宜的目标(备教材),生动的课堂(备教法),成功的体验(备学生)
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拉指出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这四个方面对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唤起有很大的影响.
激趣数学实施策略:课堂引入,情境激趣;课堂探究,问题激趣;课堂升华,评价激趣;课堂检测,成功激趣;课堂延伸,多彩激趣。通过以上激趣数学实施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觉到,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喜欢,他们就能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就能将它学好,在我过的很多学生中,但凡对数学感兴趣,经常自觉完成有关作业,在作业练习中发现问题,并追根究底地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从心里学角度来讲,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敏感地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加工。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我觉得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把目标落到实处,就更为关键。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教师要从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去思考,明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设计教案时有个总体的思考方向。
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或者每个环节的进度并不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便需要教师心中始终有个教学的整体框架,对课堂的教学进程有个清楚的定位,从而为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随时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数学教师的教学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数学教师的教学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