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时间:2025-04-11  分类:总结

(二)门诊挂号工作协调

1、门诊挂号协调工作由门诊部护士长负责协调请示,如手工挂号的转入、转出时间等;

2、当网络系统中断时,改为手工挂号;

3、网络恢复后,及时将中断期间的患者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4、在以后的工作中如发现某位患者的信息系统内没有记载,应详细询问患者以前是否是在网络故障时就诊过。

(三)门诊收费系统工作协调

1、由收款处科主任负责总体协调,并与网络信息办公室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

2、当网络系统运行中断超过10分钟时,应通知收款处转入手工收款工作;

3、门诊收款负责同志应建立手工发票使用登记本,对发票使用情况做详细登记;

4、当系统恢复正常时,由收款处负责同志负责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如不稳定,及时向网络信息办公室反映情况。

5、在接到使用计算机的指令并重新启动运行后,门诊收款负责人应组织收款员逐步转入到机器操作。

(四)住院费用核算系统工作协调

1、由住院处科主任总体负责协调工作;

2、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2天时,对普通出院患者,推迟出院结算时间;对急出院的患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科室护士工作站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院。

3、在网络停止运行期间,出院患者急需结算时,应由该科护士工作站追查是否还有正在进行的检查,向结算室提供详细费用情况后,方可送交核算。

(五)临床工作系统协调

1、临床科工作由医务部、护理部共同协调;

2、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

3、科室详细填写每个患者的药品请领单(包括姓名、ID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另一份送西药房;

4、出院带药由经管医师负责掌握经费情况,如出现费用超支情况由该医师负责;

5、根据医务部通知恢复运行时间,按要求补录医嘱。

6、如患者急需出院,应向核算室提供详细费用情况,对正在进行的检查应予以说明。

(六)医技检查工作协调

1、在网络停运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

2、网络恢复后根据检查单底联登记,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

3、对出院快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各科在申请单上注明,检查科室应及时通知科室或出院处沟通费用情况。

(七)药房工作协调

1、中心摆药应严格按照网络信息办公室规定的时间及要求进行计算机操作;

2、网络故障时,根据临床科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

3、网络恢复时对临床科室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补充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必须详细追查;

4、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录入;

5、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系统内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各信息点接到重新运行通知时,需重新启动计算机,整体网络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由网络信息办公室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要求进行恢复工作。

四、网络修复后的数据处理

(一)由各科组织核校患者费用情况;

(二)药房校查库存;

(三)临床科室补录患者医嘱。

各科室要严格各项操作并及时反馈执行中的有关情况。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篇8】

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诊疗信息保护制度,使用患者诊疗信息应当遵循合法、依规、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出售或擅自向他人或其他机构提供患者诊疗信息。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员工授权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患者诊疗信息使用权限和相关责任。医疗机构应当为员工使用患者诊疗信息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因个人授权信息保管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由被授权人承担。

3.医疗机构应当不断提升患者诊疗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定期开展患者诊疗信息安全自查工作,建立患者诊疗信息系统安全事故责任管理、追溯机制。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患者诊疗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实施细则

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诊疗信息保护制度:

(1)患者诊疗信息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以及其他与医疗卫生服务有关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挂号信息、就诊信息、住院医嘱信息、费用信息、影像资料和检验结果等各种临床和相关内容组成的患者信息群集。

(2)诊疗信息保护制度应包括获取制度、修改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

①获取制度原则包括获取行为的界定,例如:报销、外院就诊、案件审理、临床研究等;个人获取流程和必需材料;政府或社会组织获取流程和依据材料。

②修改制度原则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修改流程和医务人员医嘱、诊断等敏感信息修改流程。

③安全保障制度原则包括任何患者的所有电子信息资料在未经主管领导的批准下只许在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不得转出;患者资料通过分级权限管理保护及诊治;未经患者本人的许可,不得将其疾病及相关隐私信息传播给他人。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员工授权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患者诊疗信息使用权限和相关责任。

(1)员工授权管理制度应包括内部人员授权管理制度、外包人员授权管理制度和授权变更管理制度。

(2)医院信息系统相关的所有授权和审批事项的制度,必须明确各授权和审批的'部门和责任人。信息安全管理各环节的流程中授权

和审批部分均需按照本授权和审批事项的制度执行。

(3)内部人员授权管理由医疗机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主导并起始,实施按层级分级授权和负责制度。

(4)外包人员授权管理应由医疗机构信息安全工作小组组长授权,并按层级和部门岗位予以授权,并向授权方负责。没有经过正式授权的临时信息系统维护需求,可由信息安全工作小组组长临时授权同意后补充授权记录。

(5)重点加强对被授权者及其访问权限操作行为的合规性进行监管,评估与记录在案:

①建立与完善记录操作日志,记录一定周期内的行为日志,通过软件系统逐一识别,确定操作行为的合规性;

②建立操作系统识别库,对于不属于识别库行为,系统要给予报警,直至下调授权等次或中止授权。

3. 医疗机构应当不断提升患者诊疗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

(1)医疗机构应按照信息安全等级要求,建立严格的信息分级安全管理系统和配套工作制度。

(2)应建立严格的信息分级授权制度体系并常态化运行。

(3)授权审批应严格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而定。

(4)建立主数据双备份制度。对医疗信息均要求保存备份数据和数据表,并保持良好的兼容互通。

4.发生或可能发生患者诊疗信息泄露事件时,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要求以下几点:

(1)泄密发现人员在第一时间先就泄密事件本身保密;

(2)如已掌握涉密情况,则选择具有相应涉密级别的人员进行报告或直接报告医院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

(3)如未掌握涉密情况,应向上一级信息安全主管报告;


-->> 4/7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