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概念规划

时间:2025-03-10  分类:总结
广西阳朔、山东寿光、四川成都等是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已基本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陕西的“文物旅游”“红色旅游”先入为主确定了陕西的旅游形象。这些成功的案例对于陕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旅游管理部门在制定规划、创建模式和经营运作时,推陈出新,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总体来讲,优势大于劣势,机会与挑战并存。陕南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关键是要创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模式。

二、加快发展陕南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对策

1、依托科学的概念整合资源,细分乡村旅游市场。关于我国的乡村旅游概念,目前比较权威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刘德谦教授的论述,他从游客需求方面出发,将乡村旅游分成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作出进一步细分。将传统乡村旅游划分为8类:乡村民俗型,乡村传统农业型,古村古镇型,乡村风水或风土型,乡村土特产型,乡村休闲娱乐型,乡村名胜型和乡村红色旅游型。将现代乡村旅游划分为6类:现代新农村型,乡村农业高新科技型,乡村生态环境型,乡村园林旅游型,乡村康体疗养型和乡村自我发展型。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可以根据概念对陕南三市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整合资源,针对不同的市场需要开发旅游产品,保证乡村旅游市场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

2、打造“南北分水岭药材基地精品旅游线路”品牌,构建大陕南体系,区域联动发展。择选三市在相同季节具有代表意义的若干种野生中药材资源产品,推出季节性线路,让游客体验药材的种植、培育、挑选、加工等全过程。同时可以将中药材进行精品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在旅游淡季,可以开辟中药材知识讲座等作为补充。使陕南乡村旅游的形象饱满,内容丰富。此项旅游产品要求打破行政区域阻碍,三地政府联合,并由专门机构协调,使旅游产品完整、连续。同时采取网络营销、旅游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构筑市场营销体系,形成品牌效应。

3、做精“陕南茶文化游”。陕南最早有“紫阳毛尖”、“陕青”、“秦巴雾毫”、“午子仙毫”以及“富硒茶”等品牌,后来陆续出现了“宁强雀舌”、 “定军茗眉”、“城固银峰”、“灵岩仙茗”、“商南泉茗”等,在国内茶叶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和爱好者。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可以整合茶叶资源,开发有关茶文化、茶艺等精品线路,同时宣传茶叶产品,一举两得。

4、打造“陕南戏剧艺术游”和“陕南民俗文化游”,挖掘文化特色,提高参与性。要深入挖掘陕南地区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等乡村旅游的本土核心文化资源,利用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剧打造旅游线路,突出各个地方剧种的特点,让游客欣赏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学习到一些精髓和出彩的技艺,并将其学习录像作为旅游纪念品珍藏。同时糅合陕南三市最具特色的民俗成为系列产品,提高参与性,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

5、设立三级目标客源市场,制定乡村旅游规划。陕南三市应以地理距离的远近、城市规模、旅游者需求等为标准,设立三级目标客源市场。西安及相毗邻的省市作为一级目标市场,重点营销争取假日型、自驾车型和短途旅游客源。西北和西南各省市作为二级市场,争取体验不同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旅游客源。其他省市作为三级市场,做好宣传,扩大知名度。三地政府要协调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与农业、文化等部门的合作,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6、乡村旅游现代企业要完善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必须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乡村旅游服务,对旅游企业服务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督促乡村旅游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升。还要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规范化程度,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概念规划范文12

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现代城市工作的紧张、繁忙和巨大的压力,使得人们在紧张工作之后身心疲惫,再加上生活交际面狭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精神情绪烦躁不安,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进行调节,以重新恢复身心的平衡,在这种背景下,以陶冶性情,放松心情为目的的新型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各地纷纷兴起并毫无疑问地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之一。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概念、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的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以减少由于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基本概念

1.1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村聚落、乡村文化、民俗风情、森林景观和农业生产形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展开的以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尝试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1]。

1.2乡村旅游景观

乡村旅游景观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以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为载体、能够体现乡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具备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旅游价值,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的综合性景观[2]。

2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主要决定于乡村景观的属性、特征、规划的目标、要求、任务等,其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意象规划、整体格局规划、乡村聚落规划和乡村遗产保护与规划四个方面。

2.1意象规划

何谓乡村景观意象规划呢?它是在景观思想、景观精神和景观灵魂层面上对乡村景观进行的最高境界规划,是对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核心,是对乡村景观感知的心理图式进行塑造。

2.2整体格局规划

是指在乡村景观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系统为支撑,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定乡村景观的总体特征、格局和发展方向,是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着重做好斑块和廊道的规划。

2.3乡村聚落规划

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比较小,而且相对来说较集中,习惯上把这样空间称为乡村聚落。乡村聚落规划可分为村落形态控制和村落景观规划两部分[3]。

2.4乡村遗产保护与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景观遗产正面临着毁灭地威胁,现实需要我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醒悟感和珍惜感,不能让历史的瑰宝流失,应加强乡村遗产的保护和合理规划。

3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就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将其指导性原则分为以下几种:

3.1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原则

乡村地域广阔,大面积的景观是自然或近乎于自然景观的地域,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美国Frederick Law Olmsted认为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此外,了解乡村旅游的特质,才能准确的把握聚落区域在整体中定位,才能在充分发挥其潜能,精心营造出恰如其分的规划项目,延长其旅游地的周期。

3.2尊重适用人群的审美观念、心理需求的原则

作为长期的居住者,乡村旅游地居民的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需要是要认真考虑的。当景观环境与居民的行为心理相一致时,便会起到调剂居民的情绪,改变居民的行为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潜移默化的更新人们的观念。

3.3凸显乡土特色的原则


-->> 10/13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乡村旅游概念规划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乡村旅游概念规划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