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4-12-13  分类:总结

弘扬宪法精神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大家是怎么写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2024年(通用15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篇1】

主题: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全民法治素养

时间:

20__年__月__日

地点:

班级教室

参与人员:

全体学生

一、开场(5分钟)

1. 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进入班会氛围。

2. 宣读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的宣传标语。

二、主题阐述(10分钟)

1. 介绍法制教育宣传日的起源和意义。

2. 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法治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三、学习互动(25分钟)

1. 分组讨论,分享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展示,介绍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全体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

四、知识普及(10分钟)

1. 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2. 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5分钟)

1. 主持人总结班会内容,强调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法制教育,提高法治素养。

3. 宣读班会结束语,结束本次班会。

六、延伸阅读

1. 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法律对社会的影响。

3. 参加相关法制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

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篇2】

主题:

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制意识

时间:

12月4日

地点:

教室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的意义和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遵纪守法。

二、活动过程:

1.开场(5分钟)

主持人介绍今天的主题,向学生们解释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2.法制教育宣传片观看(10分钟)

播放法制教育宣传片,让学生们通过视频了解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引发学生们对法制教育的兴趣和关注。

3.法律知识小游戏(15分钟)

设计法律知识小游戏,让学生们通过互动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对法治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4.法制教育演讲(15分钟)

邀请学校法制教育专家或老师进行法制教育演讲,向学生们讲解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5.班会总结(5分钟)

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三、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对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和理解,提高了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篇3】

一、标题:

主标题:呼唤法制

二、组织程序:

1、酝酿→查找资料与分工落实→设计过程→排练→正式上课→教育影响

2、辅助法制教育活动:看电影【少年犯】,谈感受;印发法制手册,学习法制;

三、班会课节目设计:

1、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周淑敏、柯小健)

2、法在我们身边:

法在我们身边(一):请各小组依次派一名代表例举在我们身边密切相关的法制事例。

法在我们身边(二):看网络资料和VCD剪辑等。

3、普法系列活动:

普法问答(一):以抢答形式进行,每对一题给一件小礼品

普法问答(二):风险题抽签回答形式。一级冒险:一件小礼品;二级冒险:二件小礼品

4、小品:曲折人生表演负责:郑鹏荣、周志强、…→自编自排

5、朗诵:呼唤法制写稿:通讯组;朗诵表演:袁良彬

6、歌曲:心声表演:冯杏珍等

7、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一):由各组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并谈谈感受。

现身说法(二):看VCD一小段

8、观点表白:由各小组做本法制学堂的最后精彩陈述。

9、班会小结:班主任→学校德育领导

四、其它:

1、由团支部负责组织全过程,班主任进行指导;

2、各位同学积极准备,能力上、思想上、知识上,都要有所提高。

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篇4】

活动目的:

在寒假放假前,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使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同时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方法:

通过法律知识竞答、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出旗,全体敬礼。唱队歌

二、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内容。主持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法律知识竞答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的内容是什么?答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八条的内容是什么?答案: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虐待未成年的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答案:旷课、夜不归宿,参与或者变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讨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根据话题讨论,内容为: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断案案例1.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晓雪今年12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进网吧,甚至夜不归宿。 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答案:违法案例2.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答案:违法三、辅导员讲话:预防犯罪等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将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四、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

五、退旗


-->> 1/4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教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