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11-08  分类:总结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特别注意:因为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所以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其他几个角的度数

5、角的个数=n×(n-1)÷2

n为边的条数。数线段的方法也如此。

6、75度=45度+30度

15度=60度-45度=45度-30度

120度=30度+90度

150度=60度+90度

135度=90度+45度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零除外)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零除外)。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五位数,最少四位数

估算原则:便于口算、接近准确数、能解决实际问题(估大或估小)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画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别注意:画高时,请注意;虚线、垂直标记、和名称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每求出一位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要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第六单元 【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统计图和复试统计图。

4、复试统计图一般由图号、图形、图目、图注等组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常见的有条形统计图、扇型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网状统计图。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

饼个数×2÷同时可以烙的个数=需要烙多少次

需要烙多少次×每一面的时间=至少需要的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线与角、乘法、图形的变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负数、统计。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与运用数学四大领域的知识。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用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本单元没作单独的安排。另外两个整理与复习穿插在乘法与除法的学习后面,对知识的中段复习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而最后的总复习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复习指导思想:

1、面向全体,多关注学困生。

2、认真备课、整理知识,杜绝以练代复习的现象发生。

3、避免平均使用力量,使复习走过场,真正查漏补缺,使学生学有所得。

复习时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做单位表示大数目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生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进行含有两级运算或含有小括号的两不是题的运算,能灵活应用运算律时计算简便。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等基础知识,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

6、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使学生尽力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重点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复习混合运算的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加强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时,重点抓住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复习统计与可能性知识时重点应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五、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习习惯方面。80%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20%的学生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基本都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率掌握得还可以。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习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习利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角、平行和相交,需要操作的是用量角器度量角,以及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对于量角学生能够掌握量角的方法,但是容易量错,加强指导。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习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习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六、提高质量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二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使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4、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 3/3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