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下列国家中,既位于亚洲又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
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
36.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7分)
(1)①、②两地区人口都很稠密,但形成原因不同,①地主要是;
②地区主要是因。
(2)③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3)①、②、④三地区中,以黑色人种分布为主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填序号)
37.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6分)
(1)丙、丁处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丙;丁;
(2)甲山位于乙山的方向,甲山的海拔应在米以上;
(3)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在从A点沿图中虚线登上甲山顶的过程中,山坡陡缓变化状况是先后。
38.根据下图,完成相关要求。(12分)
(1)A处为洲,B为介于两大洲之间的运河。
(2)①、②两点所在的线为(经、纬)线。①点的经度为,按纬度①点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②点位于洋上。
(3)③地的气候状况如右侧图,该地为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可描述为:。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
(4)甲、乙两图表示1月份两地居民衣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海陆、纬度、地形)因素影响的气候差异有关。此时,乙地为季(季节)。
39.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读图可知,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是从纬向纬气温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海陆、地形)。
(2)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在
洲。
(3)南、北半球中,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半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CABBABDDBCBBCDCCAA
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DCBDCDBDCADBADCAB
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
36.(7分)
(1)工业发展最早,经济发达(2分);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2分)
(2)终年严寒(1分)
(3)④(1分) ①(1分)
37.(6分,每空1分)
(1)陡崖山脊(2)(正)南900(3)缓陡
38.(12分,每空1分)
(1)欧巴拿马(2)纬30°E低大西洋
(3)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气温降水
(4)纬度夏
39.(5分,每空1分)
(1)低高纬度(2)南极(3)南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图4.10p71,4.11p72)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图4.13p75)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俄语俄罗斯、中亚、欧洲东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
阿拉伯语中东、非洲北部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伊斯兰教和佛教。
(1)基督: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3、认识各宗教代表性的建筑。(图4.15p77)
第三节聚落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不同地方乡村差异很大,各地民居与环境密不可分。(图4.18p79)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图4.21-25p81)
4、目前,全世界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见书的82页阅读材料。对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开发提出自己的建议。
七年级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夯实基础求能力;把握核心求联系;依据大纲求拓展。
二、学情分析
地理学科期末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对地理事物又不够熟悉,尤其是世界范围的,就更加不知所云了。大部分学生对地理位置记不清,一些概念易混淆。对政区的划分记不住。还有许多学生学习不用心等。
三、重点难点
1、地球的认识及地图的使用;
2、政区的划分及位置;
3、气温及降水的分布;气候的变化;
4、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与合作;
四、复习方法
1、注重基础,提高能力。
期末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知识的考查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加大地理基础的复习与巩固是十分必要的,我在复习中这样做的:
2、整合地理内容
3、加强读图与判图能力的培养。读图、判图题是地理试题中的一个热点题型,几乎是每题必图,每图必题总结下来,图像题的考查可以分为三类,
(1)一般性读图题,目视应该知道,可获得直接信息。
(2)分析解释图像题。可以目视分析获得间接信息。
(3)动手画图,志在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我们的学生读图和判图能力很差,为克服以上问题我在平时复习时让学生动手去绘制各种各样的图形。这样做的作用是:
(1)可以记忆好多东西。
(2)增强空间想象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读图和判图能力。
(4)可以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可以解决了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五、强化训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对于该记忆的内容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把这一部分内容背诵记忆,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讲授难点,学生容易接受。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讲练结合,不搞题海战术,总之。地理复习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刻苦的钻研。
六、复习时间安排
1、第一周:复习一、二单元
2、第二周:复习第三单元
3、第周:复习四、五单元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