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管教》有感

时间:2024-10-20  分类:总结

读《正面管教》有感13

夏天在书店的一次公益讲座结识了乃心老师,并接受了乃心老师一系列《正面管教》家长课,颠覆了我之前的育儿观,我意识到想要把孩子教育好,必须要把这门课程深入学习下去。

作为一个4岁女孩的妈妈,我概念中的科学育儿就是跟着公众号文章学习各种方法,筛选之后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在学习了家长课之后我深深的感觉到学习专业系统的育儿理念太重要了,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和敏感期,如何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自尊和完善的人格,再不能凭我自己的摸索了。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合常理的行为和语言,有时也会控制不住吼叫,主要原因还是不能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不了解孩子,我知道孩子的行为没有无厘头的,都是有原因的只是我不明白,我也觉的很着急,我急切的想要学习这背后的原因,不想孩子因为我的错误反应而产生不好的习惯,学习一种正确的引导方法帮孩子在敏感期顺利度过,进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鼓励赞美这次课中,我一下子意识到家长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塑造孩子,家长说的什么话,孩子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回想之前自己和家人也对孩子说过多少次“你真棒”“你是最聪明的”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培养成了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样子了,还浑然不知就是自己亲手造就的!

每个家长都想把最好最多的爱给孩子,却因为不懂而给错了方向,无知的爱是害。正面管教的家长课程让我明白了,家长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甚者更重要,只有家长成长了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和孩子之间建立深层的联结和积极的互动。

为了孩子的未来,我愿意成长我自己,为了给孩子更多积极的支持和动力,我愿意学习,为了不做一个耽误孩子的妈妈,我愿意学会并做到,正面管教课程让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我愿意成为有爱,和善,理解,引领孩子的好妈妈。

读《正面管教》有感14

“奖励”、“惩罚”这两种管教方法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出现频繁,《教室中的正面管教》一书让我了解到一种不同的方式——正面管教,它是通过建立情感联结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倡导用和善、尊重的态度,以鼓励的模式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这个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因为违反纪律,被罚抄学生守则,我当时会因为害怕再被惩罚而答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初中时候被罚把政治试卷的错题抄三遍,密密麻麻的字以及写到手软的感觉也让我变得害怕写字。反观奖励,我现在也用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难发现如果某一节课老师不重视加分评价,学生就会不感兴趣。测验考试的时候甚至也会有学生问我“考到100分有什么奖励吗?”这让我不得深思:如果有一天这个奖励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了呢?这就是奖励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奖励而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

而正面管教恰恰在帮我我解决上面的问题。正面管教认为,孩子要好好学习并且减少纪律问题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而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是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同时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当学生犯了行为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惩罚或者一味批评孩子的方式中扭转,从正面引导孩子理解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并且让他承担他的错误,最后改正。而在这过程中,没有老师和同学会嘲笑他,因为大家会一起帮助他认识错误,探索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一定也会有班级归属感。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当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并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喜欢学校;意识到老师们是支持和关爱自己的;在学校里有好朋友;致力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学业进步;相信学校的纪律是公平和有效的;参加课外活动。那学生们便会对自己学校产生积极依恋,增强学生与学校的情感联结,会使学校的教育更成功。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一定要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让学生感受到关爱的力量。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教室中正面管教》一书让我对自己以往的班级管理行为有了很大的反思,书中还提到很多正面管教的具体措施,相信这些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解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读《正面管教》有感15

吃晚饭的时候,不经意间听到小媛对爸爸说:“爸爸,您能不能学学妈妈?妈妈什么话都好好说,而您,总是逗我不开心……”

这突如其来的评价让我深感意外。什么时候我竟然成了孩子心中需要爸爸效仿的对象了?可我分明记得一个月前,她还怕我怕得要命。两口子对待孩子经常都是混合双打击的模式。

我真的有所改变吗?只觉得最近的一段时间,自从读了《正面管教》后,家里确实出现了母慈子孝的一片祥和。在同时,我惊觉小媛的脾气似乎也小的很多。要知道,之前家里人总说小媛脾气大,而小媛总说我老是批评她。

这样的变化也许源于脑海中时时浮现的一些话在警醒着我:“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这是多么荒诞的观念”。“过渡控制或者骄纵是一种无效管教方式”。“和善与坚定并行,既要尊重孩子,更要尊重自己。”“原始脑无法做出理性的思考”。“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时,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一定要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一个受到鼓励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些话,内心真有如获至宝的欣喜,更有迷途知返的庆幸。还好孩子还小,还好自己不当的管教方式没有造成长远的不可挽回的恶果,还好我能够及时纠正用大人与生俱来莫名其妙的威严去教训孩子还企图让她成才懂事的谬论。

曾在某篇文章上看过一段话:“我们父母,未经培训就上岗,未经培训就承担起了这个世界上最重最关键的责任,未经培训就要影响世界未来的主人翁的一生,回头这么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朋友,谁给你勇气,让你觉得自己有资格管教他们?”当时觉得说的有道理,却并未用心去思考管教孩子的资格到底如何获得,如何使用。直到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正面管教》,我想我是获益匪浅的。

在第7章《有效的运用鼓励》中,《避开社会压力》的提醒是多么重要。有的父母,当然也包括我,在当着别人的面管教孩子时特别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眼观,期待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管教的威严形象和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放弃了正面的管教手段,忽视了长远效果,重新拾起惩罚的老虎棒。想想以前我常当着别人的面控制不住的数落小媛的不是,换来的是她也不留情面的反驳和捣乱。这种恶果原来是可以避免的。

《安排特别时光》,按照和孩子一期制订的计划去执行,这么浪漫的方式将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既享受了生活的美好,又完成了孩子归属感、价值感的实现,在交流与分享中让孩子感受尊重和被重视,家庭中的爱将是孩子最好的滋养。说干就干,我们全家当即制订了以后每个周末特别的郊游时光。为此,我取消了小媛的与此有时间冲突的兴趣班。我想,特别时光对于我们或许将更有价值。

而《鼓励与赞扬》则让我懂得了鼓励的长期效果。一直以来我不太明白小媛虽并不内向,但有时表现得胆小,不够勇敢。现在想来,很可能是在我们的批评和不恰当的赞扬中迷失了自信。《正面管教》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尊源于自信和能力感。我也总结出以后面对小媛做错事时的灵魂3问: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探讨解决方案,打算如何改进?放手让她做主参与决策和实施,这是提升能力感的绝好方法。

最后还有一点醍醐灌顶,那就是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完美。一些家长在内卷,鸡娃后无限焦虑的根源或许就是源于在盲目对比中忽视了去正视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有一句话说的好:孩子从来不会成长为你希望的样子,他们只会成长为你的样子。无论是我还是小媛,我们的改变都需要加以训练,并要清楚的认识到,改善是贯穿一生的过程。我们无法做到完美,也不该过度追求完美。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在尊重与鼓励中悦纳孩子的不完美。当我们四目相对时,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我想,我们都终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 6/6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读《正面管教》有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读《正面管教》有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