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安全预案

时间:2024-10-05  分类:总结

战略实施,即把预防战略付诸实施的过程。体育运动伤害预案不是空头文件,应随时能够付诸实施,必要的设备要提前准备好。比如,在运动场地安装探头,配备保安、医药箱等。学校要大力宣传,使每位师生都知道、重视伤害事故预案,在场地、设施或重要场所要设有明显的标志,保证在体育运动伤害事件发生时预案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与实施。实施预案的经费是个关键,学校应建立预备金制度,一旦发生严重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预备金应可以随时启动。

5.科学评估

科学评估即评价预防战略恰当与否,从而能够根据获得的经验进行反馈与调整。科学评估是衡量一个预案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可行性的必要步骤。科学评估要遵循外部评估的原则,高校应引入校外的智力资源,对本校体育运动伤害预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三、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防范和处理

基于运用艾克勒姆五步分解法收集的信息,构建信息导向的高校体育运动伤害预案,应考虑三部分内容:体育运动前、进行中的安全防范以及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

1.体育运动前的安全防范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隐患。这说明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也无法取代实际操作层面每个人合格、高效的日常工作[6]。因此,发现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前的先兆,可以起到“警之于先”的作用。体育运动前的安全防范包括人、物和组织三方面。

首先,人的方面,学校应基于收集的信息,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体质档案。考虑到必要的信息可能涉及学生的隐私权,学校要建立制度保证学生的隐私不外传。对身体有疾病的学生能否参加某项体育课,要征求和尊重专家和医生的意见。在咨询专家之前,要控制学生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要为特异体质的学生安排保健或康复医疗的体育课程,如太极拳、导引养生功、按摩等。体育教师要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应用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方法;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目的、效果、安全性等问题,掌握急救的正确技术及知识。学校体育部每学期初应对体育教师的教案进行风险程度预测,对高风险的体育课程,学校要尽量配备两个以上的监护人员。学校和体育教师要考虑气温、风、雷、雨等气象状况和室内的气温和湿度条件,进行正确的应对和处理。

其次,物的方面,在场地、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上,学校要特别注意对信息空间标示图所显示的高风险运动场地和设施进行防范。学校体育部应当建立体育安全检查统计表,制定体育硬件设施和配套软件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安全检查登记,并且上报学校进行整改。对于学生使用的场地、设施、用具,学校体育部应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安全确认,特别是对高风险的场地和设施,如游泳课前对游泳池的水深、排水口的盖子以及其他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攀岩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等。学校对于出现异常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理,并同体育教师一起确认学生使用的场地、设施及用具无破损,不使用存在故障的体育器械和用具。

最后,组织方面,是指高校体育部应当建立体育运动伤害防范和处理的组织机构,并且明确各自的职责。该组织负责全面收集体育运动伤害方面的信息,制订和修订预案,下达危急情况报告,培训教师和学生,以及处理各类突发意外伤害事件等。该组织应在日常和危急情况中协调与校内外相关安全单位的关系,当突发事件超出体育部处置能力时向有关的上级单位汇报,请求支持与配合。

2.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

《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提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即人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防范能力和战斗能力都会大大减弱,因而更加容易受到伤害[7]。所以,无论体育课内还是课外,体育工作者都要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

体育课的安全防范主要是体育教师的安全防范,可以分为一般的安全防范和专项的安全防范。一般的安全防范主要是课前通过询问和观察获取信息。体育教师要做好“课前四问”——有无心脑血管疾病、有无半年之内做过手术、有无习惯性关节脱臼、有无腰颈肩、骶、髂、踝等关节损伤,通过寻问和中医观面色的方法发现和判断身体不适的学生。如,苍白脸色是体质差的表现,脸色苍白而带青紫色提示剧烈的疼痛等[8]。

专项课程的安全防范是指根据信息导向对体育课程进行风险分类,针对高风险类体育运动进行有效的伤害评估和防范。根据笔者20xx年的调查,高校体育课程可以根据受伤害概率分为四类:高风险的体育课,受伤害概率在70%以上,如足球和篮球;中、高风险的体育课,受伤害概率在50%到70%之间,包括橄榄球、散打、跆拳道;较安全的体育课,受伤害概率在15%到50%之间,包括攀岩、游泳、棒球;安全的体育课,受伤害概率在15%以下,包括射箭、手球、健美操和舞蹈课等[9]。对高风险的体育课,教师应当反复强调体育安全常识和安全注意事项,对抗项目的练习,教师要尽量安排同一技能、级别、体格的学生为一组。

安全教育目前是比较缺失的。笔者20xx年的调查表明,面对体育运动伤害,大部分学生(占64.4%)不知道如何去处理[10]。因此,教师应当告知学生运动存在的风险,如何按照规律科学地进行运动,如何避免和处理专项运动伤害,如扭伤、挫伤、肌肉痉挛等。

课外体育活动为学生应用基本的运动安全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机会。根据笔者20xx年的调查,48.4%的运动伤害发生在课外活动时间[11]。因此,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除运动场地、器械标明使用说明外,学生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必须有专职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和保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体力,不要过度运动,要进行事前调查,并和有关负责部门联系,确认周边医疗机构的情况。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时,体育教师和队医必须随行。

3.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学校、体育部及教师等应根据事先制订的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控制或消除正在发生的事故,减轻事故带来的损失,保护学生身心和财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部分往往是预案制订的核心[12],包括事故发生中的迅速控制和安全急救,以及事故后的恢复和补救措施。

墨菲定律指出:凡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出现。因此,制订预案不仅应该包括“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还应该包括事故发生之后的抢救方法与补救措施等。事故应急处理要注意四项原则:

一是果断决策,任何犹豫不觉都可能造成学生和学校巨大的损失;

二是行动要迅速,时间就意味着生命;

三是以学生为本,要把学生的身心作为应急处理的首要任务;四是要依法行事,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也要遵守法律,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活动安全预案范文13

在第xx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中快乐地展现自我,体验成功,感悟成长,我校定于6月1日在本校举行庆“六一”系列活动。鉴于近阶段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经过多方面考虑,与潘山村两委会、校董会、联防队商议后确定在本安全活动预案。

一、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安全领导及成员名单:

组 长:刘宏材(潘山村书记)

副组长:郑永木(潘山村村长)、孙文艺(校长)

成员:潘山村两委、潘山村联防队员、诚明小学保安、门卫、诚明小学全体教师

具体活动场地及项目安全负责人见以下安排

二、预案流程:

活动时间:6月1日8:30――16:30

7:30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全体到位,排查安全隐患,保安及联防队员监控学校大门

7:30――16:30保安及联防队员实时监控

活动期间随时提高安全警惕,上报机制如下: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各部分安全负责人在保护学生安全情况下及时有机处理,并上报学校领导组或保安,学校领导组立即上报教委办,在明确事故大小情况后上报派出所及公安机关

三、主要活动及安全负责人:

6月1日上午(学校操场):

1、新队员入队仪式。(安全负责人:青青、琼珍)

2、表彰各类积极分子。(安全负责人:正伟)

3、腰鼓队表演。(安全负责人:青青、琼珍)

4、学生集体朗诵。(安全负责人:燕华)

5、学生个人演唱。(安全负责人:萍萍)

6、拔河比赛。(安全负责人:正伟、燕华)

7、跳绳比赛。(安全负责人:建设、刘英、占莉)

6月1日下午(学校教室游园区):

1、乒乓球擂台赛。(设在乒乓球室:安全负责人-燕华)

2、抢凳子。(设在一年级:安全负责人-刘英)

3、踩气球。(设在二年级:安全负责人-占莉)

4、猜谜语。(设在三年级:安全负责人-萍萍)

5、夹球子。(设在五年级:安全负责人-琼珍)

6、贴五官。(设在六年级:安全负责人-青青)

7、学前班游园。(设在学前班:安全负责人-丽萍)

四、大门值勤:

潘山村联防队、保安、门卫

五、医务、卫生:

建设、青青、刘英、萍萍

六、注意事项:

1、讲安全:服从负责老师的安排,按要求活动。

2、讲文明:自觉排队,不乱挤,礼貌谦让。

3、讲卫生:搞好个人卫生,不乱丢果壳、纸屑、包装袋等废弃物,并能主动收拾身边垃圾。活动结束后,打扫干净活动场所。学校将组织检查评比(值勤人员由青青老师安排,6月2日公布值勤情况)。


-->> 8/9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活动安全预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活动安全预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