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果要管好自己的时间,第一步就是记录其时间耗用的实际情形;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我们先要将非生产性的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来,尽可能将这类活动从时间表上排除出去。事实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人总有一种倾向,高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事非躬亲不可。纵然是最有效的管理者,仍然免不了有许多不必要的和非生产性的工作。第三步是将可以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时间如果能集中,即使只有一个工作日的1/4,也足可办理几件大事。反之,零零碎碎的时间,纵然总数有4/3个工作日,也是毫无用处。
因此,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他们要持续不断地做时间记录,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还必须根据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的多少,给一些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总而言之,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而分析自己的时间,也是系统地分析自己的工作,鉴别工作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认识自己的时间”,这是通向有效性的道路。
这是我读过的书中推荐序最多的一个,六个人推荐。可见这本书之经典,也可见这本书对中国现代管理的意义之大。
六篇推荐序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四篇,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包政教授写的序。篇幅最长,读过收获也最大。他基本上概括了全书的所有管理理念和方法。读完这篇序,作为读者,就更渴望读全书了。
但是,全书读下来才晓得,这本书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好读。书中的案例都是囯外,有些好懂,有些只能强迫自己读下去。
不读案例也行,但读了案例对理论的理解会更深刻。所以,每当我想跳读的时候,就强迫自己耐着性子仔细看。
其实,在读目录和读包政的推荐序时,我已经清楚地知道:书里的一些理念我不但早就知道,而且还曾认真实践过。如:管理自己的时间,要事优先。关于时间管理,我与作者也有共鸣。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时间。想深入思考一件事需要一段整的时间。这方面我有体会。
看到“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这一章时,我有些自鸣得意,因为这和我这学期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合。在班级劳动和工作岗位安排上,以及对男生的培养上,我都是这样的思路,即用人之长。
这本书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这两个方面:把目光集中在贡献中和有效决策。
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在贡献上,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有了追求的目标,就会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目标也因此更有可能达成。目标达成,意味着工作有了成果,工作变得卓有有效。
有效管理者所做的决策一般不多。管理者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的。决策者深谋远虑做的决策,有时也会遭到群体的强烈反对。这时有效的管理者就需要有胆识,才能果断决策并坚持去实践和执行。
其中,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案例令我印象最深刻。
贝尔电话公司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费尔担任总裁时做出的四项战略决策。其中一项是,提出“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公司的根本目标。这个口号的提出在当时是饱受争议和质疑,但几十年过去了,四项决策中,只有这一项决策延用至今且因这一个决策才让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决策的五个特征,其中第四个特征对我很深刻的提醒,决策后面一定要跟着执行措施,这个决策也好被贯彻。
这本书,的确带给人信心和力量。因为一上来就给出一句话: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我们不妨鼓足勇气,勇敢一试。
学习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学习材料,作为管理者学习这本书无疑是会有巨大帮助的。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没有任何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有效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肯后天努力,一定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那么管理职在实际工作中是什么导致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呢?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会遇到四种情况,而管理者自己基本无法控制。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可能会向管理者施压,将工作推向无效。当面临管理者的时间不属于自己;被迫循规蹈矩走老路;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但如果他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我们怎么做呢?那一定是要在思想上养成有效的工作习惯,即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结果,而不是工作本身,重视对外界的贡献;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及上下级同事的长处;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同时要经过实际操作完成研究实践。
一年之计在于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丰富自己,相信我们一定要有所收获,可以在复工后更好的工作,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