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朱治国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29  分类:总结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致敬朱治国“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奋斗品质。“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最生动地刻画出朱治国同志的干事态度。面对“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等“新鲜事物”、新鲜课题,他没有徘徊张望、没有等待犹豫,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和党组织优势,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提出了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利用集体资源型等7种发展模式,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孵化”。奔赴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的奋斗品质,自觉砥砺斗争精神,以“越是艰苦越向前”的拼劲,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闯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自觉扛起时代之责,争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和勇于担当的“责任人”,在新征程上交出我们这一代人的优异答卷。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致敬朱治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品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是朱治国同志常挂嘴边的话,也是他身体力行的人生“信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人,让“不谋私利”成为他的显眼“标签”,也因此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被亲切地称为“尕书记”。奔赴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过硬作风,自觉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斗争,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拿出“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坚定,保持“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追求,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朱治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3

朔风凛冽,寒气袭人,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向大地飘洒。起伏的山峦、无边的荒原……青藏高原不少地方,改换银装,尽显苍茫。在青海这片土地上,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将自己的毕生的心血浇灌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22年工龄,25年党龄,朱治国同志的去世,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损失。但他那以生命为“墨”,让初心走“实”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光辉,为更多党员立起了价值标杆,指引我们奋发有为向前进。

以生命为笔,书写“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画实忠诚的初心“图鉴”。人生的选择有很多,有人选择追求名利,有人选择潇洒人生,但他朱治国却选择了无怨无悔地扎根基层。21岁的优秀大学毕业后,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风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条件艰苦,对城里来的大学生是不小的考验。但对于干组织工作的朱治国来说,却毫无怨言,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从基层党建考核到干部考察,从村“两委”报酬调整调研到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从基层换届选举到党员教育培训,只要下乡,他都翻出地图“勾画标记”。每一次走访,都见证了他无悔的选择,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秀党员,帮助老百姓解决切实的问题,才能拉近人民群众和党的距离。广大党员干部,应赓续这股奉献精神,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主动投身基层一线,把为民初心融入实践点滴、落于实际行动,并始终如一、无私无悔地践行初心使命。

以生命为笔,书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情怀,画实实干的初心“图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改变基层治理困境,提升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没有什么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不管是为鼓励报名,青海规定村和社区干部接受教育的5000元学费由州市县区组织部承担80%,学员个人承担20%,毕业后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还是牵头写报告、拟方案,经部里上报,再到省财政厅、发改委等部门沟通,仅仅两个多月,青海省村干部报酬调整方案出炉并实施。这些具体措施,都极大提升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也正是因为朱治国踏实肯干、不务虚功,才彻底释放了“一池春水”,让更多干部乐于投身其中。广大党员干部,应赓续这股实干精神,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以愿干肯干的冲劲、苦干实干的韧劲、能干会干的闯劲,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做默默耕耘的“小镇实干家”。

以生命为笔,书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画实担当初心“图鉴”。敢担当,是党员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遇到事情,不想着后退,想着如何担当,这样的精神品质,朱治国用一件件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出党员应该如何做到。朱治国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半夜甚至通宵,思辨性的报告、系统性的规划、综合性强的文稿,有他兜底,大家都能把心放下来;朱治国把知人识人的点滴随时记录,他推荐干部,除了现实评价,还会以“如果”开头将优缺点放在岗位需求中做客观长期的考量,每次考察,全组都信服他的意见;近几年青海省党内集中教育工作,朱治国都参与谋划把关,经他亲手编发的重头文件多达上百个,编发的简报五百多期,审核修改各部门单位、干部对照检查材料数千份……一件件事情串联起来,让我们看到在岗位上,他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丝毫不退避。 广大党员干部,应赓续这股担当精神,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梦想化作风帆,把“效果图”变成“施工图”,带领群众“涉险滩”“破坚冰”,以实际行动“直挂云帆济沧海”。

斯人已逝去,吾辈当自强。做党和人民的好儿女,就需要这样的好干部,在朱治国一个个突出事迹中,我们更应该汲取他的精神,不断对标自己,才能在新征程上,更好发挥出党员带头的模范作用,为人民群众做出更多的成绩。

朱治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4

近日,《新闻联播》以《朱治国: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朱治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22年,始终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大力推进党建和扶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43岁的朱治国用至死不渝的信念、忠诚、勤奋、担当刻画了优秀的共产党人形象。广大组工干部应向朱治国同志对标看齐,让榜样的力量充盈心灵,化作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自21岁大学毕业之后,朱治国同志工作22年一直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忠诚,对事业赤诚,对人民真诚的最美华章。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旗帜”,看一看彼此的差距,仔细反思有没有坚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有没有把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

以榜样为“光”,锻炼本领,厚植“坚实底气”。“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作金。”朱治国同志用实干不断增强自身底气,全省启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后,他迎难而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统筹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让4149个行政村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主动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无数个多个日日夜夜里,青海大地上布满了他走过的痕迹,办公室时常彻夜长明的灯盏和工整清晰的四五十本笔记就是他一心为民、苦干实干最好的证明。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灯塔”,在实干中充实自己,在思考中塑造自己,在行动中提升自己。


-->> 2/4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学习朱治国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学习朱治国同志事迹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