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29  分类:总结

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9篇】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怎么写?看看吧。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人们还未从汶川大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青海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又接踵而至,人员伤亡众多,由此看来防灾减灾是多么的重要

2008年,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千千万万的房屋倒塌了,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千千万万的人与亲人阴阳相隔。有亲人活着的,他们与亲人包头痛苦,亲人死了的,他们只能在一片废墟中大呼亲人的名字。失去父母,失去孩子,这都是最残忍的,是最令人痛不欲生的,在地震期间,一位又一位人类文明的工程师为了祖国的花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奉献出了自己的灵魂,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教育。而且再抢险过程中,类似“求求你,让我在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的话,战士们说了无数遍,只为多救出一个孩子,更有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累死在岗位上或被余震压在楼板下的,也许许多人都会感叹;“为什么会发生灾难,为什么不能提前预测,为什么不能防止呢?

阻止地震的发生,这是不可能的,预测地震的到来,这也是现代科学技术所不能够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地震之前,从一些异常情况中得到警示,在地震中,临危不乱,能够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

比如,在地震前有许多动物会感知到次声皮,从而致使他们的行为异常;家畜会乱跳乱叫,像疯了一样。

在地震时我们不要慌乱,不要留恋财务而失去逃生的最佳时期,如果来不及跑,可找一些墙角坚硬的物体,在下面躲藏,如果被压在废墟下,也不要丧失生存的信心,在听到人声时,大声呼救。

在这次地震中,伤之最多的是在校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多开展地震演练,在灾区中的其中一个学校,平时特别注重地震的模拟训练,结果在地震到来时,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撤退到操场,没有拥挤,没有踩踏的事件的发生,几乎没有伤亡,这就告诉我们平时训练的重要性,这也告诉我们即使不能避免地震,但可以将灾难带来的灾难降到最低。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所以,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扰乱了我们的生活。那么多的母亲没有了孩子,那么多的孩子没有了母亲。就在那一瞬间一切都变了。人们谈“震”色变。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不让悲剧重演,怎样做才能把无情的灾难带来的伤痛降到最低?

远古时代,科技水平较低,人们只能求神问卜,对于地震也只能束手无策。随着社会发

展和历史的进步,人们懂得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来“预知”地震,保护自己。在乡村的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救自己。如地下水的突然上升,冬蛇出动,植物的反季开花。这时候你作为一个观察者,一个当事人,你有责任向周围的邻居做宣传,但是不是散播谣言。

时间进入到21世纪,茅草屋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地震时人们的生命也最容易被高楼大厦吞噬。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尽量住到低矮一些的房子。建筑师和工程师建造合格的防震房,不仅学校的教学楼要防8级地震,所有的房子都要防震。 如果你是一个校长或老师,在平时的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多举行一些防震减灾的知识讲座,把应急演练的训练落到实处。鉴于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不要提前通知应急演练的时间。就如开会时说,星期五的下午举行应急演练,这样学生和老师就会有心里准备,应急演练的效果不会太好。演练要突出的就是急和快。

如果你是一个老师,假如发生了地震,你必须有冷静的头脑,指挥家的才能,谭千秋老师一样的臂膀,此时你的眼里只应该有学生。世界之大,而唯吾之学生存于斯。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认真对待学校举行的每一次应急演练,一切听老师的。在演练中切记勿慌勿乱。

最近一股“防震减灾”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也吹进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学校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防震减灾应急演练,防震减灾手抄报比赛,防震减灾征文比赛。在应急演练的过程中少了嬉戏打闹的身影,多了井然有序的脚步。

生命可贵,保护生命人人有责:生命宝贵,防震减灾人人有责。

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学校是城乡较大的人员密集场所,学生是在地震灾害中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的较大群体。如何加强对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防御地震灾害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地震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中检验并不断完善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演练逐步增强学生自觉识别地震谣传和积极防震避震意识,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学生在遭遇地震等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够镇定应对,积极进行自救互救,尽量减少伤亡。综合我们学校组织的数次疏散演练,得出如下几点体会。

一、疏散演练目的要明确

疏散演练并不是让学生产生恐慌,认为灾难即将来临,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真正的地震来临时减少恐慌,避免更多损失。经常性地演练,学生才能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按照曾经演练的程序迅速、有序撤离,避免在地震时真正发生出现恐慌、慌乱。

演练和不演练绝对不一样。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疏散演练人员责任要明确

平时疏散演练,急时疏散疏导人员,必须责任到位,培训到位;必须保持一贯的警惕性,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在第一时间履职到位。

班主任是本班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指挥员,不但要听清楚学校下达的警报,而且要组织好本班学生按应急预案进行实施。

疏导员即任课教师,在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在疏散路线的每个拐弯处,都要有专人负责,而且要切实履行职责,严防学生踩踏和串线,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学校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成员要及时掌握和观察各个班级疏散情况以及各个楼梯口的情况,做好应急指挥调整。


-->> 1/3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202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