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何尝不是在给我上哲学课啊!可是,也正是因为我对哲学的无知,使我感到书中那些句子是那么艰涩难懂,我真想“逃学”,但我又不禁被那种神秘感所吸引。一篇篇摸索着看下来,我竟越看越入迷。就这样,《苏菲的世界》成了我的枕边书。读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也进入了苏菲的世界……
“咦?这不是艾伯特的小木屋吗?”我坐着小船,来到小木屋门前。“吱——”门开了,乔斯坦.贾德先生竟从门里走了出来,“进来坐坐吧。”他对我的到来似乎丝毫不感到惊讶。“尊敬的乔斯坦.贾德先生,您好,《苏菲的世界》写得真是太精彩了。请问,您的灵感来自哪里呢?”
阳光透过窗户,折射在地面上,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乔斯坦.贾德先生往上推了推眼镜,微笑着说,“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这本书却截然不同。我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极不寻常的信开始,苏菲每天都会充满好奇地等待着艾伯特写来的信。‘信里会说些什么?’不仅是苏菲,连读者的心也被牢牢抓住了!”
“叮铃铃~”闹钟响了。我回想着刚才的画面,轻轻抚摸着这本书,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我在信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我想只有这样,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女来说才更好理解哲学吧。”艾伯特先生眨了眨眼,显得更加精神,“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比喻……”他手舞足蹈,滔滔不绝,我陶醉其中,许多事物的影子从我眼前闪过,我依稀辨认出,雅典的高城,巴特农神殿,酒神剧院……
渐渐地,我的眼里幻化出一只小白兔,我痴痴地想着,我到底是细毛顶端的生物,还是深入兔子皮毛的生物呢?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全文以“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一疑问开头,展开了一个以叫苏菲的少女为线索的哲学话题。这位少女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在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它,总觉得哲学是种高深莫测的东西,我读不进去,后来在硬着头皮读下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本书这么有趣,哲学也很常见,比如一些问题“我是谁”、“我现在在梦境中还是在现实中”等等,这些问题看似很简单实则具有很大的哲学性,在哲学的世界中,有太多的未知奥妙,哲学就是一个有一个的疑问,人们总是在想:每一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裸裸的离开,究竟是为了什么。
《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可以启发人们内心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意义的好奇,促使人成长,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未知,但未知却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工作后,时常觉得失去了读书时代好行空幻想、好溯源刨根的秉性,变得安于现状,显得枯老呆板,顺应了循规蹈矩的工作,对人生的思索越来越狭隘,对自身的追求越来越单一。此时,《苏菲的世界》走入我的精神世界,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感觉像是专为我们这些人而写,这一代已经对生活越来越麻木,要不就开始野心膨胀,物质欲排山倒海,但内心最深处依然有不小的位置藏着对生活的本真。而苏菲,小说的主人公唤醒了我学生时代的真实。
看人类的哲学史其实就象有一个小孩子对世界态度的变化,虽然我们绝对不会那么去钻牛角尖分门别类建造体系,但书里很多出现的问题肯定是伴随过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想,甚至很入神的观察我自己的意识。时而迷惘,觉得我只不过是掌控这个躯体,我并不是我!可是这不就是我的意识在观察吗?那我怎么观察意识?我不是我那我又是谁?时而自大,觉得我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为我而造,大家绕着我转,所有人事都存在我意识之间,认为自己以后是大人物流芳百世人间传奇。虽然在中学政治课上系统学习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知道我只是浩瀚宇宙中一个像沙砾一般的小小星球上的一个偶然的生命,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当时的我依然固执,不甘心自己如此地无足轻重,不愿我来到这世间的使命只是“载着基因的船,流向下一代”。相信这也是学生时代,敦促我奋进向前,不甘人后的精神动力。
工作后,认为人生目标已经实现,前进的渴望已被暂时的满足所取代,种种的不甘心已然不复。虽偶尔触动心扉,也只是蜻蜓点水,失去了进步固执的追求。但感谢苏菲,感谢她在唤醒我本真的同时,激励我再次扬帆起航。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但是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工作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活着才是最好,知道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教学是承载我的人生船只,不能再随波逐流,需要用不懈的追求精神驾驭他。就如哲学家所说的,坚持怀疑、反对传统、保持好奇才是看待世界的方法。我想,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拥有的品格。我们要实时顺应多变的社会情况,耐住寂寞和孤独,守住清贫和繁苦。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寒假里,因受到老师的推荐,我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一进入书中,我就被迷住了。
主人公苏菲的经历真是让人感到神奇。书中涵盖大量的知识,神秘人艾伯特与苏菲一起研究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顿、马克思、达尔文等许多著名的人物,苏菲却并不觉得枯燥,相反,还提起了她的兴趣。同时,苏菲身上勇敢而又具有冒险精神的气质值得我学习,她敢一个人独闯神奇少校的小木屋,在我看来,那里就像鬼屋一样可怕:柴火在旧炉子里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屋里很少的家具,有一整面墙是书架,上面放满了书。一个白色五斗柜上方挂了一面圆形的大镜子,外面镶着巨大的铜框,看上去就像老古董……没想到,苏菲的经历也能使我变得勇敢呢。
寒假里,爸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弘阳广场游乐园玩儿。弟弟一定要去那个鬼屋里面看看,光站在门口,就已经很吓人了,原来在珍珠泉我进过鬼屋一次,从头到尾都是闭着眼睛,靠在妈妈肩膀上的,听听声音就让人毛骨悚然。可弟弟死缠烂打非要我也进去,只好多买了一张票,舍命陪君子了。
以上就是初中《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悟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初中《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感悟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