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活动总结

时间:2023-03-18  分类:总结

这个活动已经结束了,可是感恩活动还没有结束,我们需要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我们要把这种教育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之中,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感谢他人,同时还要让幼儿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从每一天的教育开始,从幼儿自己背书包开始,从自己走路开始,从为大人端茶开始......

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活动总结(精选篇3)

__月__日上午,我们__幼儿园的老师带领大班和中班的幼儿来到敬老院,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心意,祝贺他们的节日。

我园以“送温暖,献爱心!关心老人,从我做起”的宗旨,让小朋友们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

为了表达对敬老院老人们的一片心意,孩子们为爷爷奶奶表演了他们的本领,合唱了《重阳儿歌》,尤其是舞蹈《小苹果》、《最炫民族风》,博得了在场所有老人及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们的阵阵掌声。节目表演完后,孩子们将他们各自备好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们,给他们剥水果、糖果,让他们品尝孩子们带来的吃的,还把小朋友们亲手做的手工作品赠与老人们;帮爷爷奶奶捶背、打扫卫生等等,家长会筹款买的礼品分别赠给没一位老人。

这次重阳节活动非常的有意义,让小朋友们亲自体会了关爱老人们所得到的幸福贺快乐,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敬老爱老的教育课,使他们从小养成了尊敬老人的优良美德。

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活动总结(精选篇4)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的道德取向。成人很容易做到爱幼,但幼儿却往往不懂得应该尊重老人、如何尊重老人。对尊老的概念仅停留到这类肤浅的口号和理解上,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老人,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应该怎样尊重老人。所以,对幼儿实施尊老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到了大班,但这个时期的幼儿还是比较自我的,平时很少能体验到爷爷奶奶的辛苦,很多幼儿感觉爷爷奶奶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正逢重阳节,我班开展了重阳节敬老活动。让孩子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体验他们的辛苦和不易。主题总目标:让孩子学会尊敬老人,爱护每一位老人,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礼貌对待老人,爱护每一位老人,同时享受对长辈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活动的前一天,我告诉班里的孩子: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但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只个别幼儿知道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因此我给幼儿讲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让幼儿更深刻了解重阳节的含义。然后学习和重阳节有关的古诗,然后教师小结:爷爷奶奶每天精心的照顾我们,我们也要懂得关心,照顾他们。也让幼儿们做手工小花猫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们。

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活动总结(精选篇5)

一、幼儿园文化与旬阳本土文化概述

幼儿园文化是一种植根于学前教育,以幼儿为主体对象,以满足幼儿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目标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具有特色的文化,是促进幼儿园建设发展的灵魂。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旬阳本土文化是指千百年来,以县城为中心,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与沉淀中形成的旬阳地方特色文化。旬阳本土文化包括文物、风物、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如民间音乐、酿酒、造纸等,这些文化集中体现了旬阳秦楚界地多元文化与明清移民文化共生融通的显著特征,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借鉴和传承旬阳本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

意义及价值

一是有利于S富课程资源,促进幼儿生命成长。旬阳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引人入胜,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遍布全县。县城被旬河环绕与汉水交汇,造就出一个“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中华天然太极城,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资源。旬阳刺绣、编织、竹刻、剪纸以及民歌艺术等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文庙、西城门、灵崖寺等人文资源的开发,也为旬阳本土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将旬阳本土文化引入课程,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也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发展。

二是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幼儿乡土情怀与民族认同感。挖掘旬阳本土文化资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美的事物呈现在幼儿面前,通过看看、听听、说说等多种方式,与旬阳本土文化互动,让幼儿在对家乡历史、民风民俗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灿烂文化,产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培养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操。

三是有利于形成园所特色,铸造园所品牌。旬阳本土文化是本地的区域文化,旬阳人的思想、观念等均受其影响。如“太极文化”“红军精神”等形成了旬阳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将这些特有的文化、精神引入幼儿园教育,有利于幼儿园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铸造自己的园所品牌。

三、本土文化引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创设本土文化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旬阳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旬阳县第三幼儿园将本土文化融入环境创设。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以旬阳本土文化氛围为基调,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如园内的园林设计充分利用旬阳特有的植物,在种植和绿化过程中,凸显本土园林艺术美;在楼梯转角处创设旬阳名胜古迹和民俗节庆的大幅情景图;利用走廊、楼梯间、功能室创设民间艺术小作坊,等等。班级环境也根据本土文化主题内容进行布置,有旬阳刺绣、皮影等十多个主题内容。通过环境制造旬阳本土文化氛围,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挖掘本土教育资源

(1)挖掘幼儿园内资源。可以挖掘幼儿园里的人、事、物,为课程服务。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环境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主题活动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所需要的内容。如让幼儿到园所周边观察季节的变化,组织幼儿创设本土文化特色区活动,使其充分体验本土文化活动的趣味;让幼儿在与人、事、物的密切互动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和直接的体验。

(2)挖掘家长资源。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之中有能工巧匠、科技与文艺人才等,可以将其整理成“家长资源库”,当某个主题活动需要时,便由教师事先与某个家长取得联系,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为课程服务。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丰富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成长。

(3)挖掘社区资源。社区资源中存在许多可以为课程服务的有利因素,如旬阳的名胜古迹、民俗文化、家乡名人、老城区等,以及相关的人、事、物,这些都是教师用来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宝贵资源。

(4)挖掘景观资源。旬阳有着别样的风景,如巍巍秦巴山脉、悠悠旬河汉水、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中华太极城;以老城西门、洞儿扁等为代表的旬阳古老建筑;形形各不相同的桥等,这些资源可以在参观、社会活动等过程中涉及,也可以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呈现。

(5)挖掘民风民俗资源。在民风民俗的传承中,地方节日的开发、传承最为突出。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抓住地方传统节日的特殊性,引导幼儿感受地方节日的意义和乐趣,激发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另外,地方特色饮食也随着地方文化的开发而脱颖而出,如蜀河件、浆水面、炕炕馍等,幼儿园也将其作为单个或机动的活动开展。

(6)挖掘民间艺术资源。依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将民间艺术作为幼儿园特色项目研究,如旬阳民歌、号子、刺绣等,在引导幼儿参与的过程中也使本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时,由于民间艺术具有可听、可看等特点,幼儿园可以园本课程的方式将其充实到课程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凸显办园特色。

3.开发本土文化课程

为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幼儿园遵循全面性、整合性等原则,将旬阳本土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使其成为幼儿能理解、接受的教育内容,并汇编成册,建构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教育课程。经过环境的创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师自己开发的本土教材,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使幼儿获得有益的发展。如幼儿园开发的课程“蚕宝宝的秘密”等,另外还编制了《旬阳民间游戏集》《旬阳民歌集》等本土文化教材,建立了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库,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


-->> 2/2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活动总结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