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5篇)
连日来,光明日报关于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事迹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沿着黄大年的足迹走下去,锐意进取,努力拼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邓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工作。“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用一生定义了什么是高尚的灵魂,诠释了学者如何为人民、为国家、为天下苍生立命,做到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师,教书育人、敢为人先。黄大年同志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璞玉。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教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黄大年同志功勋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术瓶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践行科技报国的典范,以他的能力和贡献完全可以申报院士。但是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他,自己并不是院士。同事劝他抓紧申报,他却说:“时间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奉献全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境界。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用他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彰显了“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书写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点点滴滴,皆令人敬仰。
守志不忘初心,誓为“领路人”。《劝学》云:“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身者;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身者鲜”。黄大年就是那百年难见的“鲜”者,多年不曾忘“振兴中华”的誓言,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放弃英国的优渥生活,丰厚待遇,不顾家人的反对、友人的挽留,回到祖国,专注研究,带领一群人,在深地探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不忘初心,坚守初志,才能找准信仰,牢筑理想,我们广大党员就是要学习黄大年这种心怀祖国,心系人民的崇高理想,牢固树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爱国精神,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攻坚不畏艰难,敢当“先行者”。为攻克工作难题,黄大年先行先试,在巡天探地潜海领域积极探索,用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艰难路程,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为国家成功抢占了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期,面对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更要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敢担重任,敢涉险滩,积极应对,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推进党和国家的蓬勃发展中绽放光彩。
勤勉不愿懈怠,甘做“老黄牛”。黄大年工作只争朝夕,不遗余力,对工作勤恳有加,对名利视若浮云,专注科研,不求行政职务,人称“科技疯子”“拼命黄郎”。学习黄大年,就要学习他这种专注工作不懈怠,沉迷工作无旁骛的“老黄牛”精神,勤于耕耘,严格履责,“不到湖边雁不落”;务实重行,主动作为,“不等扬鞭自奋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衣带渐宽终不悔”,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国家的“富强指数”。
黄大年的精神境界,让人想起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的“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说,物质可分三类:只要点火就会燃烧的可燃性物质;即使点火也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靠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性物质。人也一样,要想成事,必须靠自我燃烧,因为热情和激情是成事的基本品质。只有自身刻苦努力,并用热情和激情感染周围的人,才能带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
“自燃型”的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内心始终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永远保持一股坚韧的拼劲和干劲,在干事创业的路上,总是能够做到披荆斩棘、勇往无前。作为科学家的黄大年,正是这种“自燃型”的人。无论是搞科学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黄大年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我国科学事业,擎起了学子们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黄大年将自己所追求的科学事业与对祖国深厚的爱紧紧的连在了一起。面对重重困难和阻挠,黄大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回到祖国的决心。心怀强烈的爱国责任感,黄大年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让我国在某些科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黄大年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奉献。
以上就是最新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最新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