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在德国,我不会怀疑他们矢志不渝、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历经风雨后,依然坚挺地屹立在世界的舞台,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证明。
蓦然回首,满世界民众都在嘲讽着我们泡沫的经济,华而不实的坑人数据,撕掉外层自我标榜的标签,撇去粉饰经济的泡沫,我们华丽醉人的品质能否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我们是否给后代留下了坚实的道路。
学问在民间,如此浅白明了的话,难住了多少所谓国学大师、难住多少整日吹嘘的专家之流,而是穷其一生打造一件精品,甚至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下来不断追求完美的民间艺人,他们才是我们应该歌颂的工匠,他们才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坚挺脊梁。
小时候写作文我的理想,总会巴拉巴拉写一遍。那时候的我不去想这些理想的可能性,不会契合经济收益和生活水平,不会想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只一味地憧憬着我想干什么,干什么看起来是有趣的。有梦的人是幸福的,我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
如今,进入了耒阳,我成为了一名中职生,开始走向对口高考道路上,但不再是普高的物理化政史地生。我以为这好像是一条捷径,但现实告诉我并不是,真想把梦想与现实连起来,把梦想与工匠精神连起来。梦想产生于兴趣,执着于动力,用专业对口学习和工匠精神带着梦想起航。
匠心是恒心,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不管是学某项技术,亦或研发某种产品。大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干劲十足,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出现的困难,各种打击会不断蚕食我们的毅力,那还能像开始一样的坚持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半途而废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匠心是细心,细微之处彰显非凡品质。对学习精益求精的态度必不可少。记得我初三的时候,不爱做物理题,成绩也一直是平淡如水。学了表面知识,便觉得自己能耐非凡了,可是那些需要深究的问题如果不细心钻研难道会得到解决吗?或许很多人会说,小毛病多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却可以影响其质量,撼动其根本。
匠心是虚心,满招损,谦受益。只有保持谦虚的心,才会有足够的心里空间去学习知识,去发现不足。刚进入中职学校,觉得这里的课程较少且简单,恍然思考,是不是自己太过浮躁,自己真的优秀吗?都懂吗?对口专业学习,眼高心低,唯此才能有更高的理解与造诣。
把匠心精神当作一种责任才能找寻到自我,我们要敬畏它,所谓工匠精神,更多的是,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追求创新,将思维发散出来。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模式学习,不创新思维,那便是大错特错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更多的匠心,创新。
匠心需要专注,经得起喧嚣才能宁静以致远。专注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古来成功的人大多专注,对一种事特别感兴趣,再累也不觉得枯燥。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传承工匠精神的专注。我们既然选择了工匠人生,那就让我们风雨兼程,奔向梦想的远方。
其实我们也像《西游记》里那个桀骜不驯的猴子,冲破了匠心精神,怀揣着大有可为的想法,拥有用理想代替现实的热情,却忘了其匠心精神的根本。这只猴子十分符合我们内心的理想主义,从石头里出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却没有付出恒心,不细心、不虚心、空有抱负。
顿时有种击中的感觉,对于平凡,对于梦想,我们似乎都诚惶诚恐吧。我是一个平凡人,平凡到我今天发生任何事能影响到的也只有几滴眼泪。平凡不是一成不变,平凡也有精彩。做一名真正的匠者,让匠心精神带着梦想起航。
很久以来就对付守永的著作《工匠精神》有所耳闻,近日有幸拜读,读罢掩卷,心中感触良多,我被书中精彩纷呈的小故事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阐述震撼着,现将感想列出一二,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过深层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时候会想:反正都是发那么多工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是更舒适惬意吗?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样平衡?等等……此书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告诉我们,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机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不只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获得,拥有工匠精神无论对自己还是和对企业,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乔布斯曾说:“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而确保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试想,若没有这种精神,企业将会怎样?作为公司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今天我以公司为荣,明天公司以我为荣”,“我是公司中的一员,我应该对公司负责”。如果不作奉献的话,整个公司最终将会失去赢利的机会,受损失的不仅是公司,还有公司的成员,当然也包括自己。所以,为了公司的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弃那种“马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我曾经听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这个故事生动的表明,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业业圆满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公司的兴旺乃至整个社会的繁荣才有可能实现啊!
总之,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才会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八个劳工,八个工匠。热爱自己的工作,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们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美和完善。通过继承和学习,通过专注和坚持,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尖技师和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倩,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老胡工作30多年,创造了抛光零件100%合格的惊人记录。在中国新一代大型飞机c919的第一架原型机上,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由老胡亲自打磨的新零件。
2、纸钓工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他用手捞出晒干的宣纸后,每张纸的重量误差不到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坚持100%良品率的记录,他加工的纸张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和国家画院的“皇家画纸”。
3、港珠澳大桥贯穿延安。工作时,严观安应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头处的间隙误差应该小于一毫米,但他可以做到零间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自学成为了这份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海底隧道16次对接。
4、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北京APEC会议上,——“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我国赠送外国领导人及其夫人的国礼之一,是孟大师经过百万次精雕细刻,在仅0、6毫米的银片上创作的“丝巾”。太空英雄、奥林匹克运动员和汶川地震纪念馆的奖牌都来自孟剑锋。
以上就是202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心得体会(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心得体会(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