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18  分类:总结
停了一会,耿彦波接着说:“我现在很不高兴,能拿掉你就拿掉你了。大同需要的是能干活的人,不是需要你这么个官儿!”

这段,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不正是这样说的吗?凭着这段视频,耿彦波被大家称之为“李达康的原型”。

从耿彦波这些话,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能干实事的人!自从担任大同市长之后,耿彦波每天四点多就醒了,六点出门、晚上12点都不见得回家。妻子为此还闹过不少次,毕竟此时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

可耿彦波并不在乎,他常常说:“多留遗产,稍留遗憾。”

若是完不成大同古城的整修,那就是遗憾!为此,他亲自上阵,和那些开发商打交道、走过场,为的就是工地进程顺利进行、工程质量有所保证!

正是在他的坚持下,大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同古城得以保护、恢复,而御东新区也不再是一个概念。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大同的经济有了显著提升,每一个大同人对此深有体会!

五年时间,大同焕然一新!

裸露的山头成了绿树植被、低矮平房成了高楼大厦、肮脏的街道变得整洁有序,大同变了,开始和现代化接轨。很难想象,一个环境如此恶劣的城市,在短短数年就有如此显著的变化,而这一切都与耿彦波有关。

人们开始感谢耿彦波所做的一切,在《大同日报》刊发的山西省委组织部“干部考擦公示”中,他被确定为市委书记人选考察对象。这也就是说,耿彦波将继续留在大同。可就在公示出来的第三天,耿彦波离开了大同,调任太原市,任太原市委副书记!

在大同市干得好好地,怎么突然就走了?

大同百姓不知道,可他们舍不得!众多市民自发聚集在街头,写挽联留耿彦波。不少人还打出了“耿市长,回来”的标语!

你能想象,一个市近几千人自发走向街头,请愿该市市长留下来的场面吗?这在现代几乎没怎么出现过。别说市民挽留市长,甚至于就连市长的名字,恐怕也没人知道。可在大同,却发生了这么一件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昔日那个到大同就大刀阔斧搞拆迁,招致不少人谩骂的“耿拆拆”,如今成了别人心心念念的“耿市长”,这便是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带来的。

后来耿彦波还是走了,临行的那天,不少人自发上街为他送行。彼时他心里或许在想:“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从大同到了太原的耿彦波,依旧如往日一般,将拆迁搬到了这里!一听说要拆,太原百姓的表现如当初大同一般。这次“耿拆拆”的名号,变成了“造城市长”!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耿彦波走一路、拆一路,似乎对任何一座城市都不满意,都想着拆上一拆!不少人称他是为了业绩,从王家大院到大同古城,再从大同到如今的太原,争议不断、非议也从未停止。

似乎所有人都在纠结耿彦波拆迁这件事,忽略了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拆迁有什么不对?在《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作为中国人千年来坚持的一个目标,城市建设不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点吗?建养老院、修学校、造医院,不正是一个城市能否实现这一宏达目标的基础吗?

不单单是大同、太原,成都、上海、北京,但凡一个城市,几乎都在进行各种建设。往日那些低矮平房,在一点点变少,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与此同时,电、气、水、网络等相继覆盖在城市各个角落,这不正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

不单单是城市,就连农村也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道路修建,往日的“天涯若比邻”成了现实,这不正是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往日我们之所以将拆迁视为不好的事情,是因为拆迁总会伴随着暴力事件,甚至是流血事件。再加之一些烂尾工程层出不穷,才觉得“拆迁”不过是为政者的一种面子手段。而耿彦波主张拆迁,是进行老城改造、修路、改造棚户区、修医院、建学校,这哪一项不是为了老百姓?所谓谋私,并未见到。

套用别人的一句话,若是耿彦波真是为了一己之私,恐怕早就被赶下台了,哪还可能有人挽留他。尸位素餐,可不是耿彦波的作风!

可向来业绩不错的耿彦波,到太原反而碰了壁。到太原之后,他也坚持一贯作风——拆!刚到太原第一年,就拆了足足700万平方米。

日新月异,高楼飞速拔地而起!

可这一次,“拆”字诀似乎并未对太原的经济有所作用。往日拆迁带来的变化,在太原这座城市身上并不明显。

是拆迁不再流行,还是耿彦波的能力不行了?似乎没人能给出答案。但不管原因为何,耿彦波依旧坚持初心,始终走在“拆迁”的最前沿。这一次,耿彦波依旧选择了最难得那条路,直到退休。

2019年,多在太原干了一年的耿彦波从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时候,他总算有时间能歇一歇。可关于他的争议,却从未停歇。

许多人一直在问一个问题:耿彦波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文章最前面,说到这样一段话:他是百年难遇的好市长、李达康原型、人民公仆。那这些,真就能代表耿彦波?

或许能,或许不能!一个当着诸多人的面,训斥下属的市长,的确称得上“李达康原型”;一个早晨出门,凌晨回家,成天待在工地的市长,也许正是“人民公仆”的形象;一位改任他处,市民自发送行,挽留的市长,大体就是百年难遇好市长。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耿市长亲民。但凡百姓找上门,只要是真正的困难,他总会想方设法解决;在开发商眼里,耿市长讲诚信。别看平日里他对开发商严厉,但承诺的事情绝对不含糊;在下属眼里,耿市长不讲情面。但凡下属犯了错,往往都会遭受严厉的批评。

耿彦波有太多面,可每一面都指着同一件事——他真心为人民服务!

到灵石任县长的时候,是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强行整修王家大院,才使得旅游产业成了灵石县的三大经济产业之一!

那时候他不被人理解,百姓的唾沫星子就差没吐到他脸上,在他离开灵石县的时候,还有人为他送了花圈。

委屈?难受?即便是我们,恐怕也难以接受这样的事情。可耿彦波呢?风淡云轻,到下一座城市依旧我行我素。即便“恶名昭著”,他依旧秉持内心最坚定的想法。

榆次、大同、太原,他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百姓的第一念头就是反对、排斥。没办法,拆迁总是会触及不少人的利益,也会耗费大量钱财。

许多百姓往往都会浅显的认为,拆迁不过就是拆旧房、住新房,不甚理解拆迁背后真正的含义,为此耿彦波必须得承受来自于各方的质疑、压力。

他每一次都顶住了,也实现了拆迁的目的。恰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

被骂,是必然的一件事!

可被骂,也分为两种。一种一直骂,一种一时骂。

上任时,老百姓不骂你;上任后,老百姓骂你。这就是一直骂!这样的官员不作为、少作为,即便他在任的时候不被骂,离任后都会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一直骂!

而那些干实事的官员,即便当时会被骂得很惨。可事情过后,赢来的必然是百姓的理解、感谢。

对于耿彦波来说,他不在乎身后名,却在意身后骂名!他可不愿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一辈子。

这样的人,往往简单而纯粹!


-->> 8/8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耿彦波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耿彦波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