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四月。说起林徽因,也总是在人间四月。有人说,她被季节封存在四月天,窗外的柳絮做了萍客,梁间的燕子做了邻伴,梦中的白莲做了知己。如此纯净美好,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她比任何女子都懂得调配烟火——这个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的民国才女,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爱情,从来都是喜悦与痛苦并存的.,林徽因虽有白莲的清澈,却也未能逃避凡尘俗世的爱情侵袭。在英国伦敦,林徽因遇上了徐志摩,她生命中第一个爱的男人,康桥里的水波潋滟,却没能把这段爱情定格成永远,被定格的,是徐志摩无奈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与梁思成则是细水长流的爱情,几十年里的相濡以沫,夫唱妇随,眼睛看到哪儿,足迹跟到哪儿,只求一份现世的安稳;而她也让金岳霖一生无怨无悔地追随她,毗邻而居,不为相守,只为喜欢!
触动我的,不单单是她绝美的爱情故事,还有她的才学。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她的诗情绽放在桃红柳绿的春天,带给多少人对爱的向往——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但是,你又怎能相信,如此感性如此唯美的她,竟然会和建筑有着很深的渊源。她一生遍踏祖国的大地,甚至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她留下的一抹清香,这不是为了诗文而体验生活,而是为了她钟爱的建筑事业做考察。她的一生,为古建筑付出了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她不仅在战乱流亡中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女生宿舍,而且还参与设计了国徽,也因此被特邀参加全国_一届二次会议!在生命的最后时日,她的工作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先是抱病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景泰蓝新颖图案,挽救了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后又和助手一起,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的图案,并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翻译了国外的一些建筑书籍。而文学,只是她怡情养性的一种方式,即便如此,她都能把事业和爱好如此精彩的诠释,试问,世间还有谁能够做到?
能够让我品味再三的,还是她淡如出水白莲,又坚毅优雅的性格。林徽因应该算是一个从容的人,她不会为了某种情绪而让自己沉沦;她能在诗情画意里常常独自吟哦,又在属于自己的建筑事业里呼风唤雨。所以她有许多的瞬间与剪影,有些人记住她的是柔婉多情,有些人记住她的是平宁淡定,也有些人记住她的执着热忱。其实生活真的如同一条惊涛骇浪,尤其是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再加上出现在这个女子身上的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如果没有一颗坚毅包容的心灵,没有一种处变不惊的大气,又怎能在生活的激流里驾驭得了自己的小船,不偏离航道?
轻轻地合上书页,也把林徽因轻轻装在心里。这个生于莲花绽放季节的女子,经过51载人世春秋,悄悄飘落在人间四月天。循着文字,我分明看到她从透明纯净的婴孩历经尘世风雨,傲然绽放自己的美丽,展示自己的高洁和才华,然后化为一缕青烟,去追寻又一世的烟火人生。我无言送别,我只能在某个意志薄弱的时刻,某天心情沮丧的时候,亦或是某个温馨浪漫的夜晚,某个快乐如水的日子,和她再度相逢,用她的智慧来启迪自己,用她的温情来安慰自己,用她的追求来激励自己,便已足矣。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是梦中期待的白莲,是爱,是暖……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身诗意三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题记
她是传奇,是永恒的话题,是“世外仙妹寂寞林”,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笔下对梁思成爱的赞颂让人看到了春日里一对手牵着手的伉俪。在林徽因的眼中,梁思成的爱是人间的四月,是四月的春光,温暖、和煦、明丽。在梁思成的眼中,林徽因于他又何尝不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是他的妻子、同事、旧日同窗,更是他一生的支持和思想上的同行者。
中国近代史上的女作家不少,我却最喜欢林徽因;文学史上的好作品不少,我却最喜欢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是母亲,是妻子,是建筑学家,是诗人,更是文学家。
《你是人间四月天》一书收录了她近六十篇小说和诗歌。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光,但只有一点从不曾改变,无论是《灵感》、《记忆》还是《笑》,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份只属于江南女子的细腻、婉约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是胡适认为的“中国一代才女”;是徐志摩心中“飘零的生命的归宿”;她让金丘霖“极赞欲何词”。无论多少亮丽、耀眼的光环笼罩在头顶,她始终是林徽因。即使在去世后,也只留下了一方小小的墓碑。无论有多少人赞誉她笔尖流畅的文字,她却始终未说过自己是一名文学家。即使在去世后,也只在墓碑前刻下了一行小字——建筑学家林徽因。林徽因,一个如诗一样的女子有着高尚、澄澈的灵魂。
时光流转,愿林徽因笔下的世界依旧美好,愿她永远生活在人间四月天。
遇见你,是在你离去后的第十七年。你毅然离去后的第四年,我才出生。我们之间,有一条时间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可是在十七年后的今天,我在喧哗浮躁的尘世里读着你的文字,仍然有一份久违而似曾相识的感动在我鲜红的血液里奔腾,跳跃,无法平息。对于我来说,你是永生的,是无处不在的,透过书页上的一个个感性细腻的文字,我分明看见了你清朗的笑脸。
林徽因在诗中写: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当我轻吟着这句诗时,总会想起你和你的文字。
你的文字,总是变化多端、阴晴不定的。有属于小女人的平凡幸福,有属于作家的细腻轻柔,还有属于你自己独有的神秘含蓄。夜深人静时,我静卧于床上,在白纸黑字间听你用风清云淡的语调,叙述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你和荷西,在撒哈拉坟场区的爱巢中,敲敲打打,尽力营造出你们心中的'天堂。风携着黄沙在夜晚的沙漠中肆虐横行,却刮不走你们嘴边的微笑和心中的甜蜜。那时的你,是幸福而满足的,读你那时的文字,我也能感受到那份溶于血液里的幸福,平淡,真实,却浓烈到深入骨髓。
可是,美好的东西大多无法长久。大概是上天也开始嫉妒太过幸福的你了吧,冰冷的海水席卷去了你的挚爱,带走了你的他,也带走了你的心。于是,你的笔下又多出了一朵名为思念的花,在你对菏西的深爱的浇灌下,似疯长的常青藤,爬满了你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思绪。在阴雨连绵的寒夜里,读你悲伤欲绝的文字,总会下意识地裹紧单薄的春被,不由自主地陪你一起哀伤。尽管已经相隔了整整二十九年,可你的文字却依然如不败的花,在暗潮汹涌的悲伤中愈开愈艳,在遥远的天边化作一团化不开的烟云,刺眼的亮,把眼睛刺得生疼。
你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化作散发着墨香的铅字,构筑成一个独属于你的世界。读你的文字,会陪你一起哭,一起笑。所有的感觉都是不由自主的,你是高明的魔术师,我是你手中的提线木偶,你轻轻挪动一下指尖,就让我旋转,让我跳跃,让我哭笑交加。像一只迅捷的手,在我接触你的文字的那一刻,就牢牢抓住了我的心,令我动弹不得。可是,我愿意,因为我分明从你的手中,感受到了你的细腻温柔,敏感多情。被你抓住,被你的文字吸引,都是幸福的事情,我心甘情愿。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集。书名取自其代表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学上著述不多,本书精选其诗歌、小说、散文佳作。
其作品自有女性的温婉清丽,但并不为小格局所囿。她并非娇弱女子,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实有创作天赋。书中选配相关图片近200幅,栩栩如生地反映林徽因及其家人、友人的风貌。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一代传奇,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
看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林徽因的魅力。同时,我想起了徐志摩。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林徽因”这三个字似乎因“徐志摩”这三个字而存在,而响亮。我是因为读徐志摩而认识林徽因,然后再因林徽因而认识梁思成的,相信很大部分读者也跟我一样。这样说来,梁思成的头上也就笼罩着某种悲剧色彩,让我产生些许同情。(事实上,作为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是1949年后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当代最著名的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就是由梁思成创办的。但因为他不搞文学,他的名字少为人知,这跟李四光不如钱锺书有名是一样的道理。)
应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之间的是爱情是友情,我无法清楚,但是他们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情深至极,让人迷惑让人羡慕让人可惜。
以上就是《你是那人间四月天》读后感,《你是那人间四月天》读后感心得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你是那人间四月天》读后感,《你是那人间四月天》读后感心得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