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励志事例最新

时间:2023-02-15  分类:总结

现在的人们爱说“我们”,爱看“我们”,却很少起码瞄“他们”一眼。这是个讲求合作与个人主义并重的时代。“他们”既非敌,又非友,自然受轻视。“我们”是用来加强的,“你们”是用来打败的,“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古人云:以人为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也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里的“前世”便是指历史上的“他们”,司马光认为研究“他们”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的。

“他们”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的灵魂。别人的行为,其成功或失败,也许都曾在你的身上发生过或即将发生。通过“他们”这面镜子,我们能吸取他人的教训,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克劳塞维茨写《战争论》是通过分析大革命时期法国领袖的战例,探讨其得失,我国古代的唐太宗,也是从臣子身上观察自己的功过。由此可见,他们是用来反思“我们”的。

上面是功利性的反思,而他人给人的最大的反思是道德上的。时代大步前进,成功的道理随之改变,生存的方式也在改变,唯有道德是不变的。比如今年的四川大地震,“他们”——最初是灾民,然后是部队——给予了电视机前的“我们”极大的思考,思考眼前的一切美好生活的意义,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对生活的态度。“他们”带来的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无数的志愿者,无数的捐献物资。“他们”甚至使得“我们”也成了“他们”,成了更多人道德反思的来源。“他们”可以不是具体的人,比如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甚至可以不是狭义上的“人”:从小学时,我们就被教导要思考蚂蚁的勤劳、小狗的忠诚等等等等。“他们”给人的反思,给“我们”的指导,实在是全面而重要。

我们要如何从“他们”身上得到反思,从而获得助益?先想想我们被竞争社会促长而成的个人主义。它主张发扬个性,但不完全的人格并不能称之为个性。因此,放下虚高的架子,去静静地观察那些与你不相干的人吧!在回家的车上,请注意那些热心的让座者的行为;在书店里,倾心欣赏那位读书人轻轻整理书架的动作……我相信,你会有很多思想。

那么,请你,从今天起,开始关注那无所不在又被人忽视的一个“他们”吧!

作文素材励志事例最新(精选篇4)

探即探索,究即思考、明白,探究即去探索、明白事物。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都是必须的。

在课内学习中,探究是一种思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在课堂上教给我们知识,解疑答问,这就够了吗?不,不够,我们还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思考、分析、论证,要有发问的精神。对比中外教育的模式,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是由上到下的传递式,即老师教,学生接;而外国呢,例如美英,则是平等地面对面交流,你的看法是那样,而我的看法是这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平台。没有他人强加的观点,是纯粹的自己的观点。有这么一个对比,一名学生因喜爱小鸟,将其带入课堂,破坏了课堂纪律,老师发现后,转而对学生讲起了鸟类知识,并鼓励了这名学生,最后这名学生成为了生物学家。同样是将动物带进课堂,另一名学生却被老师当众责罚,沦落为一名“不良学生”。前者,对老师的话进行探究,探究成了生物学家,后者,轻信了老师的判断,一事无成。可见,探究之于人,如鱼之于水,不可或缺。

在课外学习中,探究是一种实践。走出课堂,走出考场,探索自然的奥秘。远离终日伏案的酸痛,远离纸上谈兵的苦恼,在实践探究中,明白事物的真理。鲁迅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既然吃过螃蟹,也许吃过蜘蛛,通过实践,他探究出螃蟹能吃而蜘蛛不能吃的结论。神农遍尝百草,为人们留下良药,在无意中发明了茶,这也是探究。而我们学生,要想认识自然必须得亲历自然。要知道:苹果是长在树上,花生是埋在土里,而芝麻是长在秆上。通过实践,我们既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又可以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课内外学习的探究,才能塑造成人。哲学上讲,实践出真知。哲学上还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认识的思考。探究是塑造人们思考能力的炼金石,是培养人们实践能力的试验田。只有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算是成人,只有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算是成人。

重视探究,努力探索,让学习在探究中升华。

作文素材励志事例最新(精选篇5)

驻足山顶,俯视,只见万物尽收眼底;漫步海边,远望,只见宽广没有边际;倚靠门窗,仰看,只见月亮阳晴圆缺。审视这个世界,我们同宇宙万物相应相和,在大自然的智慧中穿梭。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便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被贬黄州,苏东坡只剩落寞的心灵,但此时,是大自然的智慧令他恍然大悟,令他明白“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从而使他旷达乐观,尽享自然美景。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个浪漫的人,他爱散步,总是驻足林间,沿着弯曲小路去体验“曲径通幽处”之感。因此大自然是他的好朋友,大自然给了他生命的启迪,是大自然让他通向哲学殿堂。在他的墓志铭上写到:“有两样东西愈是思考愈是引发我深深的惊叹和敬畏—一是头顶上繁星密布的天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大自然的智慧不得不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当梭罗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戈时,他被四周浓密的松树和橡树围着,他被惬意的清风拂动着浮躁的心,他被清澈纯净的湖水荡涤着。在瓦尔登湖上,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心如止水,让人在这“神的一滴”上得到慰藉。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他不仅令梭罗认为与瓦尔登湖相遇是一种庄严、激动的事,更令我们为这美好的邂逅倍感光荣。

受到大自然启发的还有很多人,是大自然令在狂妄年岁断掉双腿的史铁生明白了生与死的本质;是大自然令患盲聋症的海伦·凯勒重拾生命的希望;是大自然令欧·亨利笔下的琼珊摆脱病痛;是大自然令劳伦斯像鸟儿一样树立向死而生的生死观。大自然铸就了他们的智慧,也同样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

面对成功,湖水告诉我们要心如止水;面对失败,牡丹告诉我们要艳压群芳;面对工作学习,蜜蜂告诉我们要勤劳致富;面对名利,菊花告诉我们要淡泊以明志;面对代沟,雄鹰让我们理解父母的苦楚;面对隔阂,巨杉让我们明白只有团结才足以抵御风吹雨打。

如果说人类的智慧无穷大,那么大自然的智慧则是至高无尚的,因为人类的智慧来源于自然,一切的灵感都来自自然,亘古千年的智慧,皆为一体,便是大自然的智慧。


-->> 2/2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作文素材励志事例最新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作文素材励志事例最新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