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
人生天地之间,时间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即将迎来教学工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当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15人,男生10人,女生5人。从全班的年龄结构看,本班学生有三个岁数段,即有一部分学生还不够上三年级。由于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如叶惠典、叶宏彬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千米和吨的认识,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五大部分。其中,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均是本册的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迅速地口算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包括口算和笔算乘法两部分。教学的重点是是使学生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和某位乘积满10如何进位的问题,而每位乘积满10的乘法则是难点。关键要使学生理解积满10进位的道理,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三册已经教学过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内容包括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两部分。
单元重点是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关键是要掌握好除的时候是先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数以及最高位商写在什么位的问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学习的难点,要让学生记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被除数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千米和吨的认识。学生在前面两年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有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册教材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单位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的观念,掌握长度、质量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是建立1千米、1吨的初步观念。关键要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实践来突破难点。
4、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求两个积(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本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学会计算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解决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问题。
本单元将继续学习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还将学习含有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此类应用题以前没有见过,难点就是应用题中一个条件要在解题过程中用两次。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隐蔽的中间问题。
5、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和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重、难点是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关键是通过直观操作,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乘、除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用一位数求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以及相应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初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
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
4、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5、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并学会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以上就是小学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小学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