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解锁了新的优质护理工作,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方法。什么样的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篇1
20__年是我院克难提速、推进内涵建设的关键年,护理部将紧紧抓住“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这一契机,围绕医院总体发展目标,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爱做管理,着力打造一支金牌护理团队
按照医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护理部和护士长作为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以及各项制度、规范的具体践行者与督导者,其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么样的护士长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护理团队,而金牌护理团队是优质护理的支柱!护理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改变既往的“主任要求,护士长服从”的被动管理,为护士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管理环境。引导护士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让护士长将主要精力放在科室的管理上,管理好科内病人的安全、治疗及健康指导,管理好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协调好医、护、患三方关系,确保科室护理质量及安全。护理部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中,要注重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与医院文化建设逐步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中,认准角色,摆正位置,不做护士中的“人上人”,要做护士中的“人中人”,营造关心、尊重、信任的护理氛围,增强护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每一名护士为自己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而骄傲与自豪。
二、品管驱动,圈圈相连
护理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其特性决定了任何一项护理工作都有诸多的环节所组成。为更加科学、规范地运用PDCA管理模式,20__年我们将品管圈(QCC)引入护理管理。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如何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口服药”、“如何提高小儿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等成立相应的品管圈,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参与性,变“要我工作”为“我要工作”。利用PDCA循环理论,剖析现状问题,深度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进行对策整改及实施。力争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得以解决,使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护理服务更加专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士的个人成长与进步,达到一种全院齐动员参与护理管理的工作状态,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容易推行,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四到位”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部将紧紧围绕“规范护理质量,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持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以质量——安全为主线,以“护理病人到位、病情观察到位、文书记录到位、内涵体现到位、服务满意度提高”为工作重点,实现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常态化的定期检查与指导,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严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定期进行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使全院护理人员警钟长鸣。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定期举办“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士服务内涵”为主题的个案追踪护理质量评价活动,通过“疑难危重病例”的现场讨论评价活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护理和抢救能力。进行“护士长查房质量现场评价”活动,转变管理者护理质量评价的理念,使护士长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管理和制度的执行力,从而为建立科学的评价流程、方法以及护理质量评价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实施多形式质量控制,护理部根据“季安排、月重点”工作计划,深入科室针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护理安全与急救管理等检查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坠床、跌倒、压疮、拔管病人及高危病人的质量追踪监控及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记录,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四、构建护理质量管理新体系
原有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从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以及病房管理等方面进行督查,是以单个质控项目进行评价,应对性、突击性强,管理者很难科学、全面地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以往按质控项目进行划分,侧重于责任分工方式、排班模式、患者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的落实、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从患者、护士及护士长涉及的各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质控,在不同时间段更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治疗及生活护理,了解护理人力资源情况、护士分层使用情况等,及时给予护士长以及临床护士有效地指导,更好地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总之,我们要明确,质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我们不能等资源、等人力、等条件、等机会,而要和其他的质量部门合作,如护理质量信息与病案、质控的合作等等,以促进质量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篇2
20__年,在总结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护理工作内涵,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无缝隙、优质周到的护理服务。特制定20__年护理工作工作计划:
一、加强核心制度建设,落实护理安全措施
1、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特别是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十项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深入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实地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对护理不良事件展开全院缺陷分享,结合借鉴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讨论,查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强化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各种护理操作规范、流程、各种常规的落实。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卧床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2、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病人的环节管理:建立并完善对病人转运、交接、压疮等的护理管理评价体系。护士的环节管理: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做到重点交待、悉心指导。
3、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等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整改。
4、完善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手术期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各科室上报符合本科室特点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月一次,护理部按计划进行抽查。
5、落实高危患者风险评估记录、重点环节交接记录。护理部重新规范高危患者风险评估相关制度、流程、防范措施及评估、上报表格,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重新制定病房与病房、急诊与病房、病房与ICU、手术室与病房之间的交接记录。
6、流程,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二、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100%的情况下,大力推进门急诊、手术室、血透室的优质护理服务,继续推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康复促进、心理护理、出院随访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2、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建立定期监测、反馈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3、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通过医联体模式、对口支援、在岗培训等方式,加强护士的培养,提高其护理服务能力,特别是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延续性护理等服务能力。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临床护士倾斜,调动护士队伍积极性。
三、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1、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将护士分层管理与护士的薪酬分配、晋升晋级等有机结合,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
2、建立护士培训机制,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重点加强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助产士等的培训。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切实提高护理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3、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继续选择临床急需的专科护理领域派出优秀护士学习,逐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明确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及服务范畴等。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4、继续开展专科小组,营养护理小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小组、品管圈护理小组、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继续对全院病人进行质量干预,组织参与本院专科领域的业务技术工作,制定本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随时组织小组成员参加院内护理会诊,提高护理会诊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护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
5、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措施,坚持客观、公平、公开原则,分配向一线护士倾斜,调动护士积极性。
四、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等;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根据护士岗位技能所规定的训练项目,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
2、将科室护士按照分层方式的要求培训,并与每周进行业务知识的讲解,互相学习。每月两次科室并有学习笔记及考核试卷,对于考试不及格者,予以补考。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4、每月进行应急技术演练,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
以上就是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7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优质护理年度工作计划7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