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工作总结会写吗,来看一下吧。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植保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打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植保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打算篇1
保工作总结20_ 年,我县植保工作在县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 务部门的精心安排部署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 工作方针, 以保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 “绿色植保” 树立 、 “公共植保”理念,大力推进病虫测报标准化、病虫绿色防控科 学化、植物检疫法制化进程。为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做出了应 有贡献。现就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1、扎实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围绕我县小麦、啤酒大麦、马铃薯、油菜四大主导产业按 照“监测规范、预报准确、发布及时、指导科学、汇报全面”的 要求,坚持定点监测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综 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落实“五日一查,十日一报,特殊情 况随查随报”的工作制度,准确掌握了主要病虫发生发展趋势, 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探索网络预报、手机短信预报、电视预报 等可视化预报新途径。就我县小(大)麦、马铃薯、油菜、洋葱 等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山丹县农业信息网上编发农作物病虫 害中长期预报 1 期,短期预报 9 期,编发手机短信 20 条,指导 了全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加强宣传培训 (1)抓单位干部职工培训 结合全县开展的“创先争优”学习活动,一是组织大家认真 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加强植保业务知识学习;三 是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 则》、《甘肃省植物检疫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文件,提高执法 水平。先后 4 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分析我县农作物病虫害 发生发展动态,掌握我县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组织干部职工深 入生产一线,实地观察病虫害发生症状,掌握检疫性有害生物在 疫区省市为害症状,组织大家积极参与市站组织的技术培训。通 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民服务本领。
(2)抓基层农民培训 针对近几年农作物病虫害逐年加重, 今年植保工作重点以着 力解决马铃薯病虫害、麦类黑穗病、洋葱软腐病、孜然根腐病等 我县主要发生病害的防治问题。由于我们在产前、产中、产后服 务方面的工作滞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还没有好的经验可借鉴, 存在防患意识不强,投入不足,组织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诸 多问题,为此,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病虫防患意识,是积极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从根本上解决马铃 薯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关键所在。重点推广五项综合技术措施,既 “种子检验关,土壤处理关、切刀消毒关、种薯浸泡关,药剂防 治关”为内容,针对有关乡镇、重点示范村社开展专题培训 30 场次,培训农民近 2000 人次;充分利用科普之冬(春)活动、 科技三下乡、 “四送一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等机会开展骨干 培训 12 场次,培训村社干部 960 人次,利用单位现有资料和设 备, 印发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 麦类黑穗病防治技术资料 5000 余份,对加大马铃薯病虫害、大麦条纹病、小麦黑穗病防治起了 积极作用。
3、加强植物疫情监控工作,科学指导疫情防控,切实搞好 加强植物疫情监控工作,科学指导疫情防控, 指导疫情防控 植物检疫工作 苹果蠹蛾疫情防控是我县植保工作的重点,20_ 年采取定 点定员定责的办法进行监测管理, 开展定期监测, 强化防治指导。
全县设立监测点 10 个,张挂诱捕器约 560 个,从 5 月 1 日开始, 定人、定点、定期严格按监测要求开展监测,对疫情消长动态进 行全程监控,实行监测结果定期上报制度,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完 整性、连续性和科学性 二是加大化学防治力度。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我县苹果蠹蛾 第一世代幼虫的孵化高峰期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第二世代幼 虫孵化高峰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
累计完成防治面积 3.4 全年万亩(次)。三是按照农业部《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中的 相关规定,及时上报农业植物疫情月报、年报告制度,确保疫情 信息渠道畅通。
四是加强引种监管, 完善制种企业种质资源登记管理和复检 工作;搞好产地检疫,构建重大疫情监测网络。20_ 年重点完 成德农种业油葵制种产地检疫 3000 亩。
4、抓好示范点建设,探索统防统治模式。
抓好示范点建设,探索统防统治模式。
针对目前在植物保护方面过于依赖化学防治手段, 加上一家 一户分散经营体制,一些农民朋友对病虫害的症状辨识不清、用 药时机不准、 药剂种类选择和剂量使用不当, 造成防治效果不好、 生产成本增加、病虫抗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严重、 有害生物猖獗等问题,长期下来,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农业综合防治,合理运用植物检疫、 农业、 生物、 物理机械和化学防治措施, 特别是在化学防治方面, 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农药,积极鼓励、扶持、 发挥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协会作用,推广专业化防治技术, 以最低防治成本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以及较好的社会利益和生态 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_ 年由农技中心牵头, 联合农资经销商、种植大户,以无偿服务等形式,共同创建了清 泉镇郇庄村、霍城镇双湖村、李桥乡河湾村等农业综合科技示范 点,各农业综合科技示范点,依托马铃薯生产流通大户,利用土 地流转政策,采取集中连片承包等措施,以把好“种子调运关、 测土配肥关、种植技术关、病虫防治关”为技术支撑,落实马铃 薯创高产示范 3000 余亩。为我县依托土地流转形式,落实粮油 创高产探索了新模式。同时在土壤处理剂、切刀消毒剂、种薯浸 泡剂的筛选试验方面, 先后落实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拌种试验 1 项 2 点次;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试验 1 项次;马铃薯晚疫病 土壤处理试验一 1 项次;除草剂防治马铃薯田间杂草药效试验 1 项次;共计 4 项 5 点次,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了可靠试验示范依 据。 5、认真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为确保全县 50 万亩农作物的生产安全,根据各类农作物病 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根据测报提供的防治适期,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 作。及时制定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全年共建成太 阳能绿色防控示范基地 2 个,示范面积 2000 亩。并积极向山丹 县农业信息网提供工作动态、工作经验、工作图片、新技术等各 类植保信息 30 余条。
6、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净化农药经营市场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结合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 农业行政执法年专项整治活动 坚持专项检查与日常检查、举报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以高毒 禁用农药、农药标签及不合格农药为重点,加大市场检查力度, 联合工商、农资等部门,抽查门点 34 家(次),一般门点检查 率达 80%,重点门点检查率达 100%。一是开展了质量抽查。农 药质量检验样品的抽样我们按照有关抽样规定, 经抽查双方确认 后,分别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封样,做好封样标记后送省农 药管理检定所检测,这次抽取产品主要有敌敌畏、辛硫磷、氧乐 果、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等。二是开展了标签抽查。
共检查农药标签 60 个,合格的有 60 个,农药合格率为 100%, 三是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鼠药专营进行了专项检查。
鼠药专营秩序良好,未发现没有鼠药专营证私自销售的违法行 为。 7、存在问题 一是监测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预测水平不高,信息发 布不及时等,影响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是专业化防治扶持力度不大,防控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 够,缺乏相关政策技术支撑。在一些重大、突发、危险性病虫害 防控方面难以实现联合作业和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还具有一定 难度,尤其是基层植保体系欠全,力量薄弱,直接影响了专业化 服务水平的提高和进程。同时受种植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在 一些大型喷防机械购置使用方面投入力度不大,缺乏资金实力和 积极性,一些项目投资设备作用发挥不够,也影响了专业化防治 的进程。
三是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是一项投资较大的系统工程, 省投 资金较少,受资金限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步伐较慢,离省市要 求的整村、整乡推进目标较远。
四是产地检疫工作滞后,在加强引种监管,完善制种企业种 质资源登记管理和复检工作方面还存在有一定差距。
五是农资市场监管不够,执法力度不大,挫伤了部分农民群 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植保工作总结,植保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打算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植保工作总结,植保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打算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