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篇1
根据国家20__年新的《规范》及省、市、区的相关文件规定,为做好我辖区内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结合我辖区目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出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工作的领导,成立由社区书记、主任为组长,分管环保为副组长,辖区单位负责人和社区工作人员任成员的节能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节能环保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辖区内节能环保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广泛宣传动员
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公益行动,使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转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利用宣传栏等载体,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宣传画等。社区向单位、居民发放宣传资料,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组织社区单位、居民开展资源节约志愿活动,交流节能减排经验,做好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利用市民学校对乱扔垃圾、浪费资源行为予以批评,对节约资源行为给予表扬,大力宏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社会风尚。
三、主要环保措施
发动单位职工,通过节能增效,要从岗位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投身节能环保活动。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资源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到节能减排活动。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煤、一张纸,自觉养成节能环保的好习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奖励措施,促进节能减排。
(一)节能走进家庭,重塑消费模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是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依靠力量。以改变当前家庭生活中与节能减排不相适应的观念、行为方式为重点,在广大家庭成员中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新理念,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篮子,自觉选购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减少待机消耗,拒绝过度包装,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二)社区带头节能,成为节能表率。社区要以节电、节水为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降低办公室用能总量,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推进无纸化办公,倡导节约资源的办公习惯。加强对用能设施管理,降低办公室设备的待机能耗,优化用能设备的运行方式。
开展节能降耗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又不太注意事情,来提醒大家注意能源对现代文明、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提高节能意识,自觉遵守全民节约行为公约。
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篇2
2015年妇幼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妇幼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改革理念和法制思维,实现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资源整合,确保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主要的目标任务是:全区孕产妇死亡控制在14/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
一、强化依法管理,加强妇幼健康队伍建设
区卫生局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准入,按照《湖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相关规定》要求,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及使用管理。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__区妇幼保健所按要求配备群体保健专职人员,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服务人口配备妇女保健与儿童保健人员;按政策落实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所需经费。
二、围绕中心工作,解决妇幼健康重点难点问题
(一)全面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整合。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和市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做好优化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资源的各项工作。
(二)全力保障母婴安全。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的控制,努力保障母婴安全。全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畅通孕产妇及儿童救治与转诊绿色通道,严格执行《__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救治与转诊工作方案(试行)》及《__市妊娠风险预警分类管理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实现孕产妇死亡控制关口前移;落实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发挥评审实效;进一步控制剖宫产率,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和首次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和救治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助产机构产科质量督导评估,加强儿科急救能力建设,完善急救网络,落实区级以上助产机构儿科医师进产房工作制度,继续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第二周期项目》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将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覆盖到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所有母婴保健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督导与管理,推广人流后关爱服务(pac)。
(三)有序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1、妇幼保健所要努力打造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和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等具有妇幼保健特色和优势的专科体系,举办各类妇幼健康服务项目专题培训班,开展岗位培训和进修学习,提高妇幼健康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四)认真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1、明确以政府为主导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责任,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出生缺陷防治机制。探索完善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预防免费基本服务政策,探索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与婚前医学检查项目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婚前医学检查质量,全区婚检率达90%以上。继续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推广地中海贫血防控技术。
2、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管理。加强对产前筛查质量管理,提高产前筛查阳性病人接受诊断干预率。产前筛查率达到95%。
3、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继续开展新生儿“四病”筛查及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广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筛查标本采集质量。完善采血前知情告知,加强对未采血已出院新生儿管理,避免漏筛新生儿。提高筛查阳性病人召回率,加强阳性患儿的治疗与管理。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转诊网络,并规范运行。全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要达到96%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要达到85%以上。
三、落实两纲任务,扎实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工作
(一)贯彻落实妇女儿童两个发展纲要目标。做好妇女儿童健康的数据监测、数据统计、健康指标评估,全面完成我区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终期评估工作,确保阶段指标完成。协同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加强爱婴医院日常监管,将爱婴医院工作督导与助产技术管理,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等工作相结合。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爱婴医院标准(2014版)》要求,开展爱婴医院评估和复核工作。
(三)认真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按要求开展农村妇女免费妇女病查治工作,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专项技能培训,区级按标准进行工作质控,加强阳性患者的追踪、治疗及随访工作。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检测阳性患者管理工作,全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期检测率达到90%以上,继续提高孕28周前检测率,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用药干预率达80%以上。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定点助产医疗保健机构要全面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工作,严格按照基本服务包规定的内容,完成基本服务包的所有项目;认真执行住院分娩单病种费用包干,严格费用包干标准。执行“一站式”费用结算。未在定点助产机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应简化兑付手续、采取多种途径落实回补政策,提高住院分娩补助率,力争补助率达95%以上。
(四)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做好“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发放管理和使用,对辖区常住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做到孕情早掌握、早建册,规范服务,系统管理。二是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开展区、乡两级儿童保健人员操作技术规范培训,规范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做好“儿童保健手册”的发放管理及使用,规范0到6岁儿童健康管理,全区0到6岁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率达70%以上。加强儿童眼、耳和听力及口腔保健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实行高危儿及营养性疾病儿童分级管理,建立高危儿及营养性疾病识别、转诊工作规范及机制。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降低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
(五)加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设与能力建设,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立健康教育科,开展孕妇学校、父母学校、新婚学校、人口学校,宣传《母婴健康素养》55条、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建立、完善孕妇学校相关制度及考核标准,母婴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六) 全面启用《湖南省妇幼卫生信息直报管理系统》(新版),依法依规开展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强化数据分析利用及信息质量评价,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区级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开展适时信息质控及工作督导,全面提高妇幼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
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篇3
以上就是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计划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