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己的“知识账本”,可以按已经复习的知识顺序,兼用“尝试回忆”的方法,看是否能把有关知识回忆起来,一旦回忆不出来,就立即查课本或笔记,看是否是被忽视的环节或学习中的死角,作好记录,以便专项突破。在检查知识库时,不能省略,应全面仔细,看是否达到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有的知识虽有印象,但理解不深刻也应作好记录。这项工作应是“地毯式轰炸”,拉网式清理。只有这样,才能对所复习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哪些已驾轻就熟,哪些还模棱两可,使得后续工作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三、整理错题笔记,及时亡羊补牢。
由于题海战术的影响,许多同学,拼命做题,期望以多取胜,但常常事与愿违,不见提高,走访了一些同学,普遍觉得困惑他们的是有些错误很顽固,订正过了,评讲过了,还是重蹈覆辙。原因是没有重视错误,或没有诊断出错因,没有收到纠错的效果。
首先要求大家建立错题集,特别是那些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等典型错误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警钟长鸣,以绝后患。注意收集错题也有个度的问题,对于那些一时粗心的偶然失误,或一时情绪波动而产生的失误应另作他论。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有时暴露我们的知识缺陷,有时暴露我们的思维不足,有时暴露我们方法的不当,毛病暴露出来了,也就有了治疗的方向,提供了纠错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利用寒假这个时机,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到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点进行列举、归纳、对症下药、治标治本,使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会做的题目不会做错。
四、抓住典型问题,争取融会贯通。
由于题海战术的影响,同学们都以做多少套练习来衡量复习的投入度,殊不知有的练习属于同一层次上的重复劳动,有的还会形成负迁移,重点得不到强化。所以必须抓住典问题进行钻研的力度,扩大解题收益,提高能力层次。
关于例题的处理,不能停留在有方法、有思路、有结果就认为大功告成,草草收兵,曲终人散,就太可惜了。抓住一些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充分挖掘它的潜在功能。具体的就是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训练思维的严谨性; 反思过程与策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反思错误,激活思维的批判性; 反思关系,促进知识串联和方法的升华。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典型问题的引申变化:类比变化,有利于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推广变化,有利于递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开放性变化,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性变化,有利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适量模拟练习,保持应试活力。
适当模拟非常必要,从中体验考试策略和方法,明确要求,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校正改进,保证战之必胜。
模拟考试需要高度重视,一方面,要营造仿真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另一方面,要先在正确率上下功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保证以后,速度会自然而然地提上去的。还要调节考试策略,适当分配各部分试题的答题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直至合理。同时要学会把握答题节奏,正确对待难题和容易题,把试卷内容分成三类,一是容易上手,运算量不大的先做,并确保正确; 其二是有思路但运算或思维量较大,放在第二轮做; 最后解答困难题,即使解不出也无怨无悔,所以合理分配,学会放弃很重要。
模拟时要重视检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检查时不仅要检查解题过程和结果,还要检查题意,防止答非所问。还要重视检验的方法,如概念检验、量纲检验、不变量检验、一题多解检验、逻辑检验、数形检验、重新验算检验等,多管齐下,提高正确率。
要在模拟考试中提高心理适应度,遇难不慌,遇易不骄,稳扎稳打,精益求精。需强调的是要控制模拟的量,不能漫无目的的天天考,否则会疲倦了,麻木了,效果不言自明。
时间上放假了,精神上不能放假,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给自己充电,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篇7
一、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知识的强化与巩固阶段,时间为3月1日-3月27日。
2、第二阶段是对于综合题型的解题方法与解题能力的训练,时间为3月28日-4月16日。
二、内容侧重点安排:
根据高考对知识点的考察我们可以归类为七大模块,并且针对每一个模块,新东方一对一胡凯丽老师为同学们一一详解:
专题一:函数与不等式,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
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动点轨迹的探讨,求定值,定点,最值这些为近年来考的热点问题。解析几何是考生所公认的难点,它的难点不是对题目无思路,不是不知道如何化解所给出国留学网已知条件,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破解已知条件,如何巧妙地将复杂的运算量进行化简。当然这里边包含了一些常用方法,常用技巧,需要学生去记忆,体会。
专题六:概率统计,算法,复数。算发与复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概率与统计问题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学生需学会能有效得提取信息,翻译信息。做到这一点时,题目也就不攻自破了。
专题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几何证明。这部分所考察的题目比较简单,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学生需要熟记公式。
三、考试技能的培养:
二轮复习中需要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解题速度。高考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考察,而且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综合能力中解题速度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应进行严格限时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题量,有意识地训练,在保证题目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速度,从而在高考中取胜。
以上就是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7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7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