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落实激励措施:每次月考后举行总结表彰大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完成目标任务的教师也给与相应的物质奖励,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4.注重学生备考心态的调整
(1)4月、5月各安排一节心理课,帮助学生树立“平时积极备考,平常心参加高考,坦然面对得失”的健康心态。
(2)5月份开展两次拓展活动,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备考状态,劲量让学生能做到“张弛有度”,以最佳的状态面对高考。
5.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发挥集体智慧
(1)全体教师必须有“一盘棋”的意识,为实现“百人”大关,通力合作。
(2)每次月考后及时召开备班会议,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班级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各备课组按要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对各种高考信息、题型的研讨,合理分配各项备考工作。
6.强化班集体常规管理
高三年级不是特殊年级,班主任应抓实常规,包括仪容仪表、课间操、课堂纪律、住宿纪律、出勤等纪律,以及教室、宿舍的卫生状况。班主任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复习备考,并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模范作用,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班班争当“班风正,学风浓、环境优”的先进班集体。班主任要发扬“以身作则,甘于奉献,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严格管理,狠抓落实。
7. 改革作息时间:
早上要求目标生6:15到班学习,中午目标是进行一节课的学习(或上课、或自习),晚上全体7:00-7:20到班进行晚读,推行每月休息一天的月假制度。
8.加大各项工作落实的检查力度
年级管理团队成员进一步增强值日意识,加大每天的各项备考工作检查力度,并详细记录,及时反馈。
高三总复习计划范文篇4
一、复习备考思路
1、研读新高考政策、新课程标准,及时把握方向。
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关注各种渠道有关新高考政策的解读,通过专家讲座,领悟新高考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每一个考点,琢磨每一种题型的命题方向、内容、结构、考查角度等,分析新高考中的“新”在何处?常规考点中的“稳”在哪里?
2、博采众长,团结协作。
通过外出培训(济南市面对面培训、高三教学研讨)、组内之间交流互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利用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确定教学任务;统一习题,共同探讨习题中的重难点及突破的方法。考点专项复习中根据教师专长、特点进行分工,每两三人负责一个模块,按考点进度安排二至三人作为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负责专题重难点的确立,知识点的梳理、练习的配置、阅读方法、审题、答题方法指导等。每次考试要认真做好出题、纠错工作,选择的题目要有前瞻性,注意最新的题型变化,杜绝错题、偏题、过难题。给学生训练的题目,老师必须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疑点、难点集体研讨。教师只有精编、精练、精批、精讲,才能举重若轻、有的放矢,提高训练的精准和效率。
3、抓好“目标生、边缘生”的培优补差工作。
高二时每次月考后,级部、备课组都要进行考试分析,针对难点、易错点展开研讨。对目标生进行额外学科辅导、对边缘生进行偏科辅导、谈话,帮助他们排除学习、生活上的障碍。高三我们也应坚持培优辅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出符合他们的最佳方案,通过周测试、月考、期中、模考、联考等形式来强化此类学生的考技考能。
二、确定策略,科学安排
1、找准短板,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与时间
(1)高三语文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20_.9—20_.1月上旬)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从前高考是风向标,高考考什么,我们学什么,而今教材是指挥棒,平时学什么,高考考什么。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吃透教材编写的用意及指向、深入分析教材与高考的内在关联。一轮复习就是对课本进行全面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纳入专题复习备考知识体系,复习内容包括文言文,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古代诗歌、背诵默写,语用及作文穿插到其他专题复习中。文言文复习重在积累文言知识,如通假字、实词、虚词、句式等,同时辅以阅读练习训练。做完试题后,要求学生就原文至少读一遍,目的是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文言断句能力和对文化常识的理解。论述类、文学类和诗歌类阅读复习要进行阅读、审题、解题方法的指导。语用题要在训练常考题型的基础上对新出现的题型有预判和应对策略。复习的关键是落实,我们应将课本知识与高考试题勾连起来,以练促学,试题以高考真题或模拟题为主。周测试题命制集中全体高三教师智慧,集体讨论后分工合作,争取使试题质量达到最优化。
第二轮(20_.2月初—20_.3月底)重在突破难点、疑点,查漏补缺。
主要解决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近三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试题有针对性地主练薄弱环节、练有效处。难点、疑点如何突破,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分层指导,高考考点变化是二轮复习关注的是主要内容。
第三轮(20_.4—20_.6)重在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此轮复习主要通过轮测来检查复习效果,以考代练、以考促练,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讲评课是主要课型,讲评时要做到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防止对知识的简单重复;“练”要讲求效果,在学生薄弱处设题,通过加强练来提高能力。
进入六月后,停止刷题,回归教材,复习所整理的知识;翻看前期所做试题,明确考题类别,命题方向,概念术语、解题方法等。
2、立足课本,以既有知识突破陌生内容。
高考试题所选材料基本是陌生甚至前沿的,有些概念、术语甚至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这种“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我们老师在带领学生梳理教材时,应就涉及到的考点知识讲清、讲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府建筑陈设的描写,《边城》中对湘西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考试时遇到相似情景及考题时,学生就会一下子联想起来。再如荀子《劝学》,通篇用了20个比喻层层深入阐述论证观点,寓抽象的说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中,启发我们在写作训练时,引导学生运用此种论证方法。
以上就是高三总复习计划,高三总复习计划范文(7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高三总复习计划,高三总复习计划范文(7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