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22-06-08  分类:计划

九月: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学校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实验教师上交本学期的研究计划。

十月:按照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围绕课题开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十一月:召开科研课题研讨会,修正完善,总结经验教训。

十二月:集中科研培训

实验教师上交阶段性实验总结。

科研反思集锦

科研成果汇总,编辑成册。

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3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小学阶段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

一、指导思想

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透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用心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了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务必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潜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活动目标

(一)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构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潜力。

⑴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⑵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感情怀。

⑶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⑷明白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潜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⑴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

⑵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群众。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构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潜力,养成勤奋、用心的生活态度。

⑴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⑵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⑶端正劳动态度,构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⑷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用心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潜力。

⑴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⑵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⑶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⑷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潜力。

(二)本次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取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带给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带给开放的空间,透过发放调查问卷,培养学生与社会、与同学交流和接触的机会。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理解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零食的危害以及杜绝乱花钱的现象。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小摊小贩的零食的危害性。

三、重点、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四、时间安排

选题,制定方案1课时

调查,构成材料8课时

交流,汇报1课时

宣传,发起号召3课时

五、活动模式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采用了如下模式:

⑴知识背景的准备。资料包括:向学生介绍活动的性质、目标、实施步骤、好处等,使学生有一个概括性认识;向学生介绍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给学生开设科普讲座或一门短期的综合课程,介绍一些有关当前人类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以开拓学生视野,诱发探究动机。

⑵指导学生确立课题。研究课题透过师生合作,对选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可能性进行决定论证,共同确立研究课题。一般来说,与学生生活直接关联的、切入口小的课题较受欢迎且易实施,最终确定为《关于学校周边小摊小贩状况调查》。

⑶组建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每个课题小组,采取自愿结合、适当调节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课题小组确定后,要根据自己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以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化。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好处、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法、研究的步骤和程序以及研究的结果等。

⑷实施研究。学校和教师要给予学生必须的时间保证,带给必要的条件,并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和如何利用社会资源的指导。学生透过查阅资料、实验、调查、访问、实地考察记录、体验学习等方式去收集有关信息。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还要经常互相讨论、交流和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⑸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课题小组将收集到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推荐。


-->> 2/3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计划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